“唐明皇”和“楊貴妃”出道,戲曲名家為他們點贊
摘要:”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對記者感嘆,并直言自己坐在臺下與平時進劇場看演員表演的心情截然不同:“從戲曲進校園到學生進團學習,昆曲傳播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學生版《長生殿》將昆曲的種子深種在這些年輕人心間,也希望他們日后能將種子撒播到全世界,讓600年昆...
梧桐掩映里,雛鳳聲清啼。由同濟大學和上海昆劇團醞釀籌備一年多的學生版《長生殿》昨天在俞振飛昆曲廳舉行了夏季集訓匯報公演。來自全國各地的28名大學生將一個月暑期集訓所學內容傾囊而出,汗水劃過青春的臉龐,也是昆曲在當下散發蓬勃生命力的最好佐證。
公演時間定在下午兩點,由戲曲名家蔡正仁、張靜嫻、谷好好坐鎮評委席,實況在線上同步直播。一點半不到,惦記演出的同學們就早早來走臺練習,希望將最完美的狀態展現出來。來自同濟大學的蔡筱君和上海財經大學的潘怡麟為了即將要表演的《長生殿·驚變》中的《泣顏回》選段一遍遍磨合著動作和唱腔,他們作為搭檔分別演繹“唐明皇”和“楊貴妃”的角色。“為了公演作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就怕臨場露怯。”潘怡麟對記者說道。談及這一個月來的收獲,她相當興奮,“過去沒有系統性地接受過訓練,學生版《長生殿》讓我真正意義上走近了昆曲”。
匯報公演由昆曲基本功、身段組合和《泣顏回》三部分組成,在規定動作展示環節中,生組展示了山膀、跨腿、三跨虎等身段,旦組則展示了臺步、圓場與水袖組合。在一眾生角里,一位女孩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來自昆士蘭大學的張煦和今年研究生二年級,是資深票友,此前在澳大利亞就經常參與當地的昆曲社活動。作為唯一反串的組員,張煦和要當好“女小生”并不容易,跑圓場時經常跟不上男生的步伐,大官生的唱法對她也是不小的挑戰。但是,“這個機會太難得了,我得把握好演一回自己喜歡的角色”。
臺上同學們演得認真,臺下的評委也評得認真。蔡正仁、張靜嫻在臺下不時低聲交流,前者有著“活唐明皇”之稱,后者刻畫的楊貴妃形象在評論界有著“絕唱”的美譽。張靜嫻點評:“‘四功五法’有點意思了,短短一個月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非常不容易。”在蔡正仁看來,《泣顏回》作為經典曲牌,要演好具有相當的難度。他提醒學員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臉部表情細節:“往往一個眼神少看了一眼,情感就不到位了。”
“這是昆曲最美的樣子。”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對記者感嘆,并直言自己坐在臺下與平時進劇場看演員表演的心情截然不同:“從戲曲進校園到學生進團學習,昆曲傳播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學生版《長生殿》將昆曲的種子深種在這些年輕人心間,也希望他們日后能將種子撒播到全世界,讓600年昆曲藝術代代相傳。”
由同濟大學和上海昆劇團攜手打造的學生版《長生殿》在上海市文教結合項目的支持下,在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市藝教委的指導下于7月10日啟動演員招募,經過精心選拔后挑選了28名大學生于8月3日正式開班。據悉,學生版《長生殿》的培訓將繼續進行,今年11月底將進行年度匯報,并于2021年完整展示學生版《長生殿》。
此外,上海昆劇團首度推出的昆劇《拜月亭記》將于明天起連續兩晚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這也是上昆繼“臨川四夢”之《南柯夢記》后,又一部為“昆五班”青年演員量身打造的傳統經典劇目。記者獲悉,此版《拜月亭記》主要依據南戲《幽閨記》改編,同時參考了當年上海戲曲學校校長周璣璋和汪一鶼的改編本,全劇分為番兵犯境、避難奇遇、旅邸結親、和番回京、請醫別妻、幽閨拜月和劫后重圓七出,以王瑞蘭和蔣世隆的愛情線索展開,突出了王蔣兩人追求愛情幸福、敢于反抗的精神品質。(記者 王筱麗)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