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啟動“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探測空間引力波
摘要:但由于引力波信號極其微弱,實施空間引力波探測挑戰巨大。“太極計劃”重點瞄準中等質量雙黑洞合并過程,其引力波探測星組是由三顆衛星組成的等邊三角形,在地球繞日軌道發射入軌后繞日運行。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 胡廣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岳良說,中科院正在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
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于2019年8月成功發射。吳岳良18日在福州開幕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太極一號’第一階段在軌技術驗證結果全面高于設計指標,‘太極一號’邁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奠基性的第一步,其實驗結果驗證了‘太極計劃’技術路線的正確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中科院從2008年開始前瞻論證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可行性,經過多年科學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確定了“單星、雙星、三星”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路線圖。
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基于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科學家2015年首次在地面直接觀測到雙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有別于地基探測,在空間可以探測到中低頻段的引力波信號,能夠發現天體質量更大、距離更遙遠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為豐富的天體物理過程。但由于引力波信號極其微弱,實施空間引力波探測挑戰巨大。
“太極計劃”重點瞄準中等質量雙黑洞合并過程,其引力波探測星組是由三顆衛星組成的等邊三角形,在地球繞日軌道發射入軌后繞日運行。吳岳良說,與地基探測相比,在太陽軌道探測引力波可以避開地球重力梯度噪聲的影響,同時還能滿足探測器溫度變化控制在百萬分之一的要求。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