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洋馬”奔小康
摘要:張有福每天早出晚歸,不但要打理好自家的田地,還在公益崗位上干好分內工作。“洋馬”是當地群眾對收割機的昵稱,當年5月,張有福就開著“洋馬”到南方收割水稻,一路從南向北收割水稻、小麥,當年收入6萬多元。張有福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9月21日,正陽縣彭橋鄉板橋村村民張有福早上5時就起床了。洗漱完畢,顧不上吃早飯,他帶上滿滿一保溫桶開水,開著“洋馬”就出發了(如圖)。想著收割一天水稻有1000多元的收入,張有福的干勁很足。
6年前,張有福的妻子患了妊娠高血壓,突發腦梗偏癱,兒子也有殘疾,女兒正在上學。妻子不能干活,還需要治病,張有福家一度陷入困境。
彭橋鄉黨委、政府多次派人到張有福家了解情況,幫其解決實際困難。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干部也鼓勵他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戰勝困難。通過醫療、教育、公益崗位、社會救助等多種形式的幫扶,他家的日子逐漸好起來。張有福每天早出晚歸,不但要打理好自家的田地,還在公益崗位上干好分內工作。經多方努力,張有福家成功摘掉了“窮帽子”。
“國家的政策好,我有困難時,對我幫扶很大。我得努力,不光要脫貧,還要致富奔小康。”張有福說,脫貧后,他就琢磨著怎樣致富。
說干就干,在扶貧政策支持下,通過金融幫扶,2019年3月,張有福購買了一臺收割機,可以收割水稻和小麥。“洋馬”是當地群眾對收割機的昵稱,當年5月,張有福就開著“洋馬”到南方收割水稻,一路從南向北收割水稻、小麥,當年收入6萬多元。數著手頭的鈔票,張有福喜上眉梢。
“為了趁天收莊稼,經常熬一天一夜。”張有福說,雖然在外收莊稼比較辛苦,但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看著家里脫貧了,吃穿不愁,以前不敢奢望的生活,現在也享受上了,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他家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致富奔小康,關鍵靠自己。張有福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說,會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開著“洋馬”致富奔小康。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