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摘要:這支“街藝流動劇場”在今年的“五五購物節”“六六夜生活節”上一“站”成名,表現優異。“如今全職藝人占到街藝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只有在專業上達到水準的藝人才能通過審批。”2018年李海濤來到上海追夢,成為第12批上海持證街頭藝人。
一曲《梨花頌》婉轉動聽,馬頭琴與吉他的對話更令圍觀者駐足不前。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并非業余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這道流動的藝術風景,演繹著城市的生動氣質和文化底蘊;更隨著觀者的相機、手機又傳播開去,秀出這座城市海納百川又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
購物節上一“站”成名,他們是引來人氣的“民星”
“我曾在英國、法國見過這樣的演出,只有高素質專業街頭藝人隊伍才能做到,如今上海也有了!”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興奮地說。這支“街藝流動劇場”在今年的“五五購物節”“六六夜生活節”上一“站”成名,表現優異。據悉,他們已經受邀參加此次“逛馬路節”,與商委聯動拓展新增街邊轉角的街藝表演。在靜安區巨鹿路、虹口區甜愛路、長寧區愚園路每天帶來四場演出,讓精彩街藝為文商結合增添新的光彩。
昨晚的開幕演出上,活躍在上海大街小巷、各個商圈的街藝高手都來了。“咦,這不是開散爾嗎?我在林肯爵士樂藝術中心還看過他的LIVE演出。”“拉馬頭琴的李海濤,《星光大道》我粉了他好久,原來還是上海街頭藝人啊!”“阿余爾洛還上過央視《達人秀》呢”……圍觀人群里時不時就有發現明星般的驚喜。
馬頭琴與吉他演繹的《希格希日》,講述大草原上人與馬的動人牽絆;佤族情歌《月亮升起來》柔情似水、流淌于心間;來自大山的歌喉把《平凡之路》唱出遼闊、高遠的意境;更有藝人們為這次街藝節精心創排的諸多作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藝人們特意創排了別具風格的街藝版《打起手鼓唱起歌》,獻給上海觀眾,更致敬偉大的時代。
“他們不是明星,也是‘民星’。不少人已經具備了從街頭走向劇場的實力。”上海輕音樂團團長褚保杰不禁伸出了大拇指,“很多藝人本身音樂素養就很扎實,又對藝術充滿熱愛,只是缺乏平臺和表現上的一些技巧,補上了這一課可不得了”。
規范、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街藝節”六周歲了,意味著上海推出持證上崗街頭藝人、樹立行業規范已經六年。從最初的八人上崗到如今隊伍壯大到300多人;從最初“匯報演出”只能演40分鐘到如今的90分鐘,年年創新節目;從練曲子到翻曲庫,再到今天能夠自己編曲、配器、做原創、發專輯、聚粉絲……上海的街頭藝人打拼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上海街頭藝人隊伍成員來自全國五六十個城市,匯聚了五湖四海追求藝術夢想的人,現在80后、90后已經成為主力軍,00后也逐漸開始加入。“他們在這個平臺上不斷追求細致、追求卓越。”韋芝說,“規范、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臺上,一首融合阿拉貝拉音樂的《明天會更好》令人動容,領唱者是杜爍辰,臺下站著的都是特地趕來的粉絲。被街藝兄弟和市演協親切稱為“阿杜”的他,連續兩年獲得“上海最佳音樂街藝”稱號。在持證街頭藝人隊伍中,上海率先提出“全職藝人”這個概念,阿杜就是其中一員。一支支樂隊和一個個藝人,他們有的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待遇、有的推辭了各種商演機會,全身心地投入街藝表演,把街藝作為自己的正式職業,每天勤奮排練節目、準點上街表演。他們帶頭遵守“藝人守則”,帶頭做到上海街藝應有的言行規范。
“如今全職藝人占到街藝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只有在專業上達到水準的藝人才能通過審批。”韋芝介紹說,每一批上海街藝人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核、培訓才能取得掛證上街表演的資質。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全職、半全職、自由等多種上崗方式,六年來,報名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不斷壯大,涌現了很多高學歷、高水準的藝人。
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馬頭琴專業的李海濤能歌善舞,是大師級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額爾頓布等人的弟子,也跟著奧都蘇榮、奧特根蘇等呼麥大師學藝。2018年李海濤來到上海追夢,成為第12批上海持證街頭藝人。李海濤的音樂夢想就是用“非遺”馬頭琴去碰撞爵士、流行、民謠各種風格,讓民族音樂的魂代代流傳。此次街藝節上,他重新改編了傳統蒙古民歌《希格希日》。“‘希格希日’是指馬頭上佩戴的韁環碰撞發出的聲音,表達了人和馬之間的情感。”李海濤很喜歡這首曲子,希望把音樂中的美麗情感傳遞給更多聽眾。(記者 童薇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