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優化營商環境
一以貫之優化營商環境
□ 石新宇
近日,市紀委通報三起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一名法官收受當事人財物,辦人情案、金錢案;幾名執法人員違規要求企業停產,造成企業損失;一名官員不履行招投標程序,擅自安排工程。這三起典型案例暴露出個別黨員干部、執法人員對法紀缺乏敬畏之心,對用權缺乏謹慎態度,對服務缺乏足夠認識,提醒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還需要繼續開展。因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優化營商環境不是階段性的工作,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必須一以貫之堅持。
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既要求“親”又要求“清”,有“親”無“清”則必失原則,有“清”無“親”則必失溫度,二者必須并存,缺一不可。“親”的要義是對商服務,是了解商家所需所求,主動為商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做商家信得過、靠得住的堅強后盾。“清”的要義是堅守原則,是正確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自覺遵守廉潔紀律和工作紀律,為商家合法經營保駕護航。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關鍵在“政”,即黨政機關、黨員干部、執法人員。因為“政”之于“商”來說擁有權力,一旦出現違規用權、權力尋租,就會讓商家獲得不正當利益,自己也獲得不正當利益,從而破壞政治生態和發展秩序。商家以賺錢為目的,雖然說絕大部分商家都會合法經營,但任何時候都有投機鉆營者,黨政機關、黨員干部、執法人員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堅決堵死投機鉆營者的門路,這就需要正確行使權力。上述三起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中,有兩起都存在著違規用權的問題,可見正確行使權力對于優化營商環境多么重要。
多年前,商務部門、質檢部門把一些商品評定為“免檢產品”,“免檢產品”成了那些商品的金字招牌。現在沒有“免檢產品”這一說了,因為以前產品質量好不代表以后產品質量也好,該檢驗還得檢驗,檢驗貫穿于產品生產的始終。優化營商環境和這一樣,必須常抓不懈、堅持不懈。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