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0-12-10 10:09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徐明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處灌溉工程。

天寶陂。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

白沙溪三十六堰。

桑園圍。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范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天寶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龍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年)。天寶陂壩體長216米、高約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舊壩。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著當地1.9萬畝耕地。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史載漢武帝時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創“井渠法”,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傳承,民國時期在龍首渠基礎上修建洛惠渠,發展至今,灌溉農田74.3萬畝。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是浙江現存最古老的堰壩引水灌溉工程。東漢時期首筑白沙堰,百余年間陸續建成橫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27.8萬畝。

桑園圍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順德兩區,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發揮著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圍堤全長64.8公里,圍內土地面積265.4平方公里,農田灌溉面積6.2萬畝。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處灌溉工程。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達105處,分布于16個國家。

“傳承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哲理,是我國水文化發展的瑰寶,對當今灌溉農業發展有著巨大貢獻和啟示價值。”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這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灌溉工程,可以汲取古人利用自然和人文科學造福當地人民群眾的智慧,進一步挖掘發展灌溉工程的功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同時也為建設現代化灌區賦予了更深刻內涵。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江陵县| 武汉市| 新蔡县| 乃东县| 广南县| 罗平县| 革吉县| 屏东市| 宁城县| 昌吉市| 玛曲县| 理塘县| 金塔县| 三亚市| 拜城县| 米易县| 临武县| 庆城县| 凌云县| 海南省| 万载县| 靖州| 昭苏县| 仙游县| 伊春市| 杂多县| 高州市| 东光县| 济源市| 崇礼县| 长丰县| 弥勒县| 永年县| 永修县| 进贤县| 庐江县| 长丰县| 长海县| 锡林郭勒盟|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