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藏糧于技”的河南實踐

2020-12-18 08:49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劉銀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2013年,杜煥永開始積極參加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技術、買農機具、成立合作社,開始大規模流轉土地,并提供托管服務。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胡若哲表示:“科技為農業發展帶來的貢獻和改變是巨大的。從糧食產量看,小麥單產提高;

本報記者 張培奇 王帥杰 范亞旭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生產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近年來,為了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全省糧食總產量5年來先后邁上1200億斤、1300億斤兩大臺階,最近3年更是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600億斤以上,讓中國“碗”盛上了更多的河南“糧”。

希望的田野播撒更多中國“芯”

今夏麥收,河南省小麥總產量750.63億斤,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28%以上。同時,全省各地喜訊連連,其自主培育的系列優質小麥品種,不斷刷新全國優質小麥高產紀錄:修武縣強筋優質小麥“中麥578”高產創建示范方現場實打驗收,實測畝產841.5公斤,曾創全國夏糧單產新高;延津縣“豐德存麥20號”千畝豐產方進行實打驗收,實測畝產855.2公斤,一度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紀錄。

不光小麥頻傳喜訊,玉米也一樣。今秋,籽粒機收玉米新品種“豫單132”在商水縣萬畝示范方測產結果平均畝產達786.6公斤,其中450畝高產方達871.5公斤;隨后,鶴壁市百畝方籽粒機收實測畝產高達1026.9公斤,刷新了黃淮海地區適宜機械收獲玉米新品種的高產紀錄。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品種是糧食生產的核心要素,也是糧食生產的“芯片”。近年來,河南省培育了一大批優良小麥、玉米新品種,并通過示范方創建、現場觀摩、技術培訓與實地指導,輻射帶動小麥、玉米產業發展,實現了全省小麥良種覆蓋率超過98%、玉米良種覆蓋率100%。

在我國,小麥持續增產中品種的貢獻率超43%。得益于良種的推廣,河南省小麥單產由2012年的396.6公斤/畝,提高到2020年的441公斤/畝。2009年-2019年間,河南省共有102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占同期全國的1/3。“百農207”“鄭麥379”“周麥27”……一大批小麥良種的培育成功,為河南省小麥高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芯片”。

育成良種,但能否把優良品種推廣到田間地頭,同樣直接關系著糧食生產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得益于河南省推行的科教興農“一三五五”工作機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團隊對接服務一類農業產業化集群、崗位專家至少聯結服務三個鄉鎮農技推廣站、綜合試驗站站長至少聯系服務五名新農人、鄉鎮農技推廣站至少服務五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河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創建了“科研單位+企業+合作社”優質品種推廣模式。該模式以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以糧食和加工企業為龍頭,以農業專業合作社為種植載體,實現了國產優質小麥產業化生產。目前,僅“鄭麥366”“鄭麥369”在新鄉、安陽等地的訂單種植面積就突破了200萬畝。

而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則圍繞籽粒收獲玉米、青貯玉米、鮮食甜糯玉米打造三條全產業鏈,串起了品種選育、種植栽培、農技服務、農機服務、深加工綜合利用等玉米產業的方方面面。在這個鏈條上,育種專家、種糧大戶、農業綜合服務企業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結為一體,共同推動玉米產業升級換代。

提起河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雷振生,安陽縣廣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章贊嘆不已:“一年到頭雷老師不知道來了多少回。夏天日頭毒,一滴汗摔成八瓣,雷老師在地里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雷振生帶領他的團隊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其新育成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鄭麥369”今年畝產超700公斤,在高產地塊甚至高達800公斤。“今年俺還是繼續種優質強筋小麥!”吳章說,這幾年,在雷振生及其團隊的指導下,他嘗試種植優質強筋小麥,一畝地能增收100多元。嘗到甜頭的吳章,今年早早就購買了優質強筋小麥種子。

千里沃土用上更多“黑科技”

田間春管,農民在手機上“下單”,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除草、打藥等田間管理;干旱澆水,農民打開手機APP輕輕一點,田里的莊稼就會得到精準灌溉;疫情期間,1500架植保無人機僅用9天就完成安陽市200萬畝小麥的統防統治任務……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耕地有限,科技進步無限,科技進步是糧食生產的根本出路。2019年底,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智慧灌溉系統、植保無人機、無人駕駛播種……作為現代農業的“集成模塊”,越來越多的“黑科技”在中原大地上大顯身手。

“坐在家里,刷刷手機就知道該干啥活了、該咋干,我一個人就能把這2000畝農田伺候得舒舒服服。”9月27日,商水縣張莊鄉種糧大戶邱守先說,“今年夏天我流轉的2100畝的小麥能夠挺過旱情,畝產超過1300斤,靠的可全都是它。”邱守先說的是高效節水灌溉區內的智能灌溉系統。農戶只需打開APP輕輕一點,智能終端系統就會自動分析生態氣象監測數據,并且根據作物生長規律、土壤墑情等因素實現自動灌溉施肥。

河南省依托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大型農業機械,在糧食的耕、種、管、收等方面實現了智能托管服務,逐步提高智能作業的精準度和覆蓋率,全面提升了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產業化水平。

10月27日,商水縣張莊鎮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的田地里,一輛播種機正在田間勻速前進,播種、起壟、接行,一系列操作有條不紊,只是抬頭往上看,駕駛座上卻空無一人。原來是無人駕駛播種機!合作社理事長劉天華高興地說:“今年秋播,自己用上了無人播種機,再也不用開著農業機械在地里來回跑了,利用北斗導航播種技術效率還高。”

據了解,通過北斗導航信號基站定位,播種機自動完成播種、起壟、接行等作業。跟以往人工播種相比,這種精準播種方式可以使每畝地出苗率提高10%、土地利用率提高10%、增產15%以上,而且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日播種達300畝以上。

2019年,河南省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8.7%、91%、87.6%,基本實現機械化。經測算,河南省春耕備耕、“三夏”“三秋”等農時比以往縮短了15天左右,僅小麥機收損失率一項,全省控制在3%以內,較人工收割提高10%以上。

中原大地培育百萬新農人

鄉村振興,科技是出路,人才是關鍵,高素質農民是重要支撐。糧食生產,同樣如此。高素質農民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體和重要吸納力量。

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省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領跑全國。近年來,更是通過建立農業、人社、扶貧和教育部門“四路協同”培育工作機制,加快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各類高素質農民100多萬人,涌現出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典型代表。滑縣的杜煥永就是其中的一員。

10月30日,滑縣萬古鎮煥永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型農機正“轟隆隆”地在田間作業。農機手陳國恒操作著北斗平地儀平整土地,把高的地方鏟平、把低的地方墊高,平地儀過后一個地塊高低誤差不超過3厘米。“土地平整后,澆地方便省時,水流平穩順暢,不會讓莊稼旱的旱死、淹的淹死,種地能實現穩產高產。”陳國恒說。

合作社理事長杜煥永介紹,截至目前,合作社擁有100多臺農機具,流轉2048畝土地、托管5000多畝土地、還服務周邊2208戶農戶的3.9萬畝耕地。

曾在外務工多年的杜煥永,2012年返鄉開始流轉土地發展農業。第一年,沒有經驗、缺乏技術的他賠了十幾萬元。2013年,杜煥永開始積極參加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技術、買農機具、成立合作社,開始大規模流轉土地,并提供托管服務。

“發展現代農業,光靠夢想和熱情還不夠,不僅得加大機械投入,還得讓農民走向職業化。”杜煥永說。一走進合作社大門,就能看到一間與眾不同的房屋,“這間教室是農民田間學校。合作社定期邀請專家對社員、農機手、植保技術人員進行農技培訓,讓他們成為懂市場、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杜煥永說。走進教室,只見電教設備、黑板等一應俱全。從2015年開始,杜煥永在合作社連續5年舉辦滑縣新型職業農民技術交流會。在他的帶動下,近千名農民經過培訓成為新農人。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胡若哲表示:“科技為農業發展帶來的貢獻和改變是巨大的。從糧食產量看,小麥單產提高;從生產過程上看,得益于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現在幾百萬農民就可以解決以前幾千萬人干的事;尤其是品種培育上,科技提升帶來的創新,品種選育頻率加快,如今不斷增加的品種,讓老百姓可以擁有更多選擇,吃到更加豐富的農產品。”

中原熟,天下足。糧食來自良田,更來自良技。依靠科技的引領支撐,河南的千里沃土蘊藏著食糧,藏著豐收和希望。“藏糧于技”的河南實踐,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書寫著絢麗篇章。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静安区| 利津县| 徐水县| 邵东县| 江达县| 江陵县| 泰顺县| 陵川县| 阳朔县| 丽水市| 云阳县| 裕民县| 栾城县| 天全县| 富平县| 宜川县| 定州市| 巩义市| 辉县市| 家居| 旅游| 泽普县| 麻栗坡县| 平凉市| 福泉市| 酒泉市| 古丈县| 乐陵市| 建昌县| 榆社县| 弥渡县| 漳平市| 黔东| 平阴县| 克拉玛依市| 大洼县| 井冈山市| 武安市| 宣城市|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