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讓文明之花在嫘祖大地上盡情綻放
摘要:文明實踐 共建幸福西平 西平縣以文化為內核,多舉措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和城市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文明城市人人共建、城市文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記者 許靜 通訊員 李季軍 尚雪寧
“樓房變高了,道路更寬了,環境更美了。”這是當下廣大市民對西平縣變化的由衷感慨。創城路上,西平城鄉日日展新顏,處處皆風景,嫘祖故里愈發閃耀。
西平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為載體,協同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聚焦難點,補齊短板,用群眾的獲得感彰顯城市溫度,用市民的滿意度擦亮城市底色。
規劃引領 城鄉統籌推進
近年來,西平縣通過努力,捧回“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文明城”等金字招牌,為爭取國家級文明縣城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1月29日,西平縣成功入選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鑒于此,西平縣進一步吹響創建國家級文明縣城的沖鋒號,向全縣人民發出“動員令”,積極掀起創城熱潮。
在創建的總體要求下,西平縣堅持把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工作任務,形成高效有序、運轉協調、指揮統一、推進有力的領導體系與指揮體系。形成“縣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創文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創文工作格局。
創文明縣城城鄉統籌推進
走進權寨鎮,河道寬闊、綠樹成蔭,儼然已是“水天一色”的江南水鄉。村民張建中望著這一切感慨不已:“以前河道堆滿了垃圾,村里沒有可以休閑的場所。現在游園建在家門口,出門就能游玩、健身,跟城里人生活一樣,群眾可有福了!”
城鄉變美,嫘祖故里勁吹文明之風。西平縣以鄉風文明為目標,扎實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讓城鄉居民共享文明創建成果。至目前,全縣共有182個村鎮被評為文明村鎮,其中國家級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鎮5個。
問計于民 完善基礎設施
近年來,西平縣堅持創城為民、創城利民的宗旨,把利民惠民作為創建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群眾在創城中見到實惠。僅2020年,民生支出就達4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西平縣還以打造“生態宜居地、花海旅游城”為目標,按照“海棠為主、櫻花為輔、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標準,形成“一環、三帶、六區、多節點”景觀布局。全縣海棠花覆蓋面積達70平方公里,建成了1.2萬畝嫘祖植物園、3000畝嫘祖海棠園,種植海棠樹近百萬棵。
文明實踐 共建幸福西平
西平縣以文化為內核,多舉措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和城市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文明城市人人共建、城市文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扎實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根植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基因,西平大銅器、剪紙、書法等文化品牌叫響海內外。
現如今,西平的志愿服務工作也成為城市一道獨具特色的文明風景線。西平縣組建6支專業志愿服務宣講隊,利用板凳會、文化進基層等,開展理論政策宣傳、經驗介紹、技術培訓、討論交流等。縣、鄉、村(社區)三級志愿服務工作網絡不斷完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高頻開展,為建設文明、美麗西平提供了思想保證與精神動力。
西平縣依托地理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聚焦提升西平縣宜居宜業宜養品質,著力以產興城、產城一體、景城互動,不斷完善旅游功能、服務功能和生態功能,使服務配套更齊備、生態環境更優美。西平縣將始終上下一心,鼓足比拼干勁,在鞏固創城成果、擴大創城成果上下功夫,攜手共建美麗生態幸福新西平。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