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脫貧致富 共奔小康
摘要: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繼續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堅持“四個不摘”,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努力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李季軍 宋韶培
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如今,一場又一場硬仗打下來,真誠淳樸的笑容洋溢在群眾臉上,成為脫貧攻堅最好的注腳。
因地制宜,牽緊產業扶貧“牛鼻子”
2月6日,筆者走進西平縣專探鄉水泉汪村。“以前我們村以漁網這個‘老行當’進行傳統銷售,經濟效益不高。現在,我們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成為遠近聞名的‘淘寶村。”駐水泉汪村第一書記陳桂玲笑著說。特色農產品種植、電商扶貧等快速發展,扶貧模式更加完善,越來越多的群眾搭上產業發展的“快車”。
“大家快來買買買……”在西平縣棉娃娃服飾產品展示區,總經理高靜正在進行直播帶貨。
直播間里粉絲紛紛刷屏:“我家小孩衣服全用的棉娃娃家的,面料特別柔軟。”“加購,已加購,給寶寶先備著。”
放眼展示區,貨架上擺放著棉娃娃服飾的樣衣,款式多樣、應有盡有。“棉娃娃服飾僅是該縣嫘祖服裝城實施‘巧媳婦產業精準扶貧工程’的一個生動縮影。通過將農村賦閑在家勞動力組織起來,變成產業線上的工人,幫助他們增加收入。”該縣產業集聚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
至目前,該縣全年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億元,實施扶貧項目126個,全縣68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
接續推進,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
脫貧摘帽并不意味著沒有貧困。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繼續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堅持“四個不摘”,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努力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60多歲的李大慶老人已在西平縣植物園里工作了一年多,主要任務是修剪花枝、除草和衛生保潔。“我現在每月能賺2000多元錢,想不到,像我這么大歲數的老頭子,還能在家門口輕松掙錢。”李大慶笑呵呵地說。
“植物園目前流轉土地1萬多畝,通過多種經營模式已帶動周圍貧困戶就業。”該縣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積極探索‘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模式,融合農事活動與休閑旅游度假,打造文化觀光旅游等服務項目,進一步帶動當地群眾腰包鼓起來、生活美起來。”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將在繼續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五個振興’,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形成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該縣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堅定地說。
路在腳下,希望在前。88萬西平兒女正用實際行動,共同描繪一幅脫貧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畫卷。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