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發布冬小麥春季測墑灌溉技術指導意見
摘要:省土壤肥料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小麥由南往北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小麥返青后需水量增加,拔節期至揚花期為小麥需水的高峰期,“我省大部分麥田屬井灌區或渠灌區,各地結合水源特點,可采取管灌、滴灌、微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
在滑縣白馬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移動式噴灌機正在為小麥澆水。(尚明達 攝)
2月20日,記者獲悉,《河南省2021年冬小麥春季測墑灌溉技術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春季小麥水分管理,指導農民因墑因苗因水科學灌溉。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省土壤肥料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小麥由南往北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小麥返青后需水量增加,拔節期至揚花期為小麥需水的高峰期,“我省大部分麥田屬井灌區或渠灌區,各地結合水源特點,可采取管灌、滴灌、微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
《意見》指出,結合各地不同土壤特性,當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返青期低于60%、拔節孕穗期低于70%、抽穗揚花期低于65%時應及時適量補灌,確保小麥正常生長對水分的需求。
按區域來劃分,豫北區為小麥高產區,春灌應立足小麥墑情、苗情、水情,以“節”為主,著力減少地下水抽取量。豫西區為小麥中低產區、旱作區,春灌應充分利用地表水、儲藏水,以“節”為主,著力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豫中豫東區為小麥中高產區,部分地區缺少灌溉條件,春灌應廣辟水源,以“節、減”為主,因墑因苗節水灌溉。豫南區為小麥中低產區,春灌應充分利用地表水,以“減”為主,因墑因苗可適當減少灌溉次數。
需要提醒的是,我省春季氣溫不穩,倒春寒時有發生,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遇氣溫急劇下降時,可在日氣溫不低于3℃時適量灌水,以增加耕層土壤熱量儲集,防止地溫急劇下降致使小麥遭受晚霜凍害。(記者 劉紅濤)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