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說芝麻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說,芝麻大的小事也值得一提?說者不屑,聽者也難為情。還有的用“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來形容因小失大、用“磅秤上放粒芝麻”來形容無足輕重……一粒小小的芝麻在眾人眼里只是一粒芝麻,但在平輿人的眼里,芝麻,卻是他們的寶貝,是他們看得比金子還貴重的產業,一切關于芝麻的事,在他們眼里就是大事!
“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平輿縣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把小事做大,把別人不屑去做的事做強,獨辟蹊徑,在小小芝麻上做文章,硬是做出了大產業,使平輿白芝麻成為國內外響當當的金字招牌,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輿芝麻王”的美稱。目前,平輿白芝麻年加工能力突破5000萬公斤,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一躍成為全國白芝麻第一大縣。
那么,全國各地那么多種芝麻的,為什么平輿縣能把小小的芝麻做大做強,并且做出了大文章呢?這要從三個方面來講:一方面,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源遠流長的栽培歷史造就了平輿芝麻的地位。平輿縣除了歷史悠久,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優勢并不明顯。但從古至今,智慧的平輿人不等不靠,在地域優勢并不明顯的情況下,深挖潛能、激發創造能力,利用特有的土質結構做起了文章。由于平輿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半濕潤氣候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無霜期長,芝麻生長期內平均溫度20度,完全符合芝麻生長期所需要的光熱和濕度,再加上平輿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最高海拔高度才47米)、土壤肥沃,全縣71%的土壤質地為砂礓黑土,速效鉀含量豐富,因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生產地域和地理特性造就的“籽白皮薄、口感醇香、后味甘甜、出油率高”的平輿白芝麻,被評定為“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1980年經農業部組織專家考證,平輿縣為全國芝麻生長最佳區域。
平輿芝麻栽培歷史悠久,始于商周,東晉名著《拾遺記》中明確記載以平輿為中心的豫州一帶最適宜芝麻的栽培和生長。明、清時期,平輿成為全國的芝麻集散地。新中國成立后,不斷發展壯大,2016年平輿白芝麻被正式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另一方面,政府的積極引導和重視使白芝麻產業得到了空前發展。平輿縣政府傾力打造芝麻產業,使芝麻產業成為平輿縣縣域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主要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了大力傾斜和支持,并在其他產業帶動下,積極拓展渠道,使芝麻種植面積和產量節節攀升,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成為國內出口芝麻第一縣,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技術上,邀請國家芝麻首席科學家張海洋博士在平輿縣建立研究中心,在海南建立平輿白芝麻原種繁育基地,對平輿白芝麻的科研進行指導和研究。為實現芝麻規模化種植穩產,平輿縣與青島大學合作,加大對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新品種研發力度和白芝麻規范化、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并且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省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開發并擁有了自主產權的白芝麻系列產品專利及其他研發項目。
在政策和資金扶持上,平輿縣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培養了一批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促進加工企業由分散向集中、由單一向系列,由作坊向企業快速發展轉型。探索推廣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推行土地流轉,引導、扶持、獎勵農戶大力開展白芝麻規模化種植,有效促進了芝麻產業向著“連片種植、特色成帶、塊狀輻射、集群發展”方向發展。代表企業如占地8000畝的藍天芝麻小鎮,就是以白芝麻產業發展為特色、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實現了集農業、文化、觀光旅游為一體的三合產業。還有專門以白芝麻深加工為產業的集科、農、工、貿于一體的康博匯鑫油脂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加工4萬噸芝麻及芝麻香油的精深加工生產能力。縣凱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小立,在政策扶持下,以土地流轉形式承包了一萬多畝土地種植芝麻,帶動了周邊群眾脫貧致富。
在銷售渠道上,依托天元國際商品交易農產品現貨交易平臺,在京東、淘寶、云書網等購物網站開設平輿芝麻農產品專營店,每年銷售額達6000萬元以上。利用芝麻專業電商平臺“我愛芝麻網”,對線上線下資源進行整合,及時公布芝麻行情及新聞,線下在青島港、天津港等派駐業內專家,及時獲取第一手芝麻行情及新聞,并與多家一級芝麻商戶建立合作關系,目前,“我愛芝麻網”芝麻年交易量達10萬噸,業務量保持全國同類平臺第一。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會在想,原來我們認為不值一提的小小芝麻卻被平輿當成了寶貝,在它身上花費了這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真正是把小芝麻做成了大產業。別急,下面的介紹會讓你更加了解平輿的芝麻不一般!
你聽說過給芝麻建造博物館的嗎?相信你沒聽說過,即使聽說過,也會想,芝麻大的博物館能有多大呢?現在我就告訴你,芝麻博物館到底有多大。在平輿縣藍天芝麻小鎮,建造了中國首個白芝麻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投資二千多萬,為兩層徽派建筑。館中通過圖片、蠟像、雕像等藝術形式展現出了白芝麻從商周開始發展到目前規模的前世今生,以及今古農耕文明和白芝麻這個獨特的農作物對人類的貢獻。據介紹,芝麻最早叫“胡麻”,是世界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從發源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目前,平輿縣開發的芝麻產品有近百種,最常見的就是芝麻油、芝麻醬、芝麻丸、芝麻糖、芝麻焦饃、芝麻花茶、芝麻木酚素、芝麻精油、芝麻葉、炒芝麻等。芝麻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它雖然不能跟我們平常一日三餐要吃的大米、白面一樣成為主食,但它在百谷中的地位可不能小覷。從藥用價值上來說,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 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南朝醫學家陶弘景評價芝麻為“八谷之中,唯此為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芝麻可以“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堅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
一粒小芝麻,傾注大情懷;一粒小芝麻,擎起一片天;一粒小芝麻,賺得金飯碗。勤勞而富有創造力的平輿人硬是把小芝麻做成了大產業,讓芝麻在富饒、肥沃的平輿大地上開花、結果,成就了一個芝麻王國的傳奇。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