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小鎮芝麻花
文/梁凌
平輿縣有個芝麻小鎮。外地人一聽名字,大都會“噢”一聲,不以為意:小地方,芝麻大的鎮子嘛……只是,他們多多少少也會有疑惑——為什么叫“芝麻”小鎮,咋不叫“麻雀”小鎮、“棋子”小鎮哩?
揣著疑問,外地人來到平輿。見街上成群結隊的人,問他們去哪兒,他們說,芝麻小鎮!干什么?回答五花八門:看花、摘果,去芝麻食堂、芝麻博物館等。這時候,外地人才瞪大了眼——芝麻上哪站得住恁多人?芝麻小鎮,應該不小。
的確,芝麻小鎮不僅不小,還挺大。多大?八千畝地,八個自然村。這么大地方,之所以叫芝麻小鎮,是因為那兒的人們都喜歡種芝麻。芝麻長在莊稼人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四面八方,繞都繞不過去。芝麻認得村里每個人,就像每個人都熟悉芝麻。芝麻花開時節,如果從空中往下看,能看到一個個村莊,像黛色的小船,在雪白的花海里浮著。
據說中國最好的芝麻就出自這里。制小磨香油,自然也最早。油榨得多,又生出許多賣油郎賣油翁賣油嫂。甚至有人揣測,歐陽修寫的《賣油翁》,那個在葫蘆口覆錢,從錢口注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賣油翁,有可能就是當地賣油的老祖宗。
每個芝麻小鎮的人,打小都是吃著芝麻長大的。他們除了吃芝麻糖、芝麻餅,喝芝麻茶,還喜歡吃芝麻葉面條,冬天用芝麻稈烤火。誰家孩子娶媳婦,家門口也靠幾捆“芝麻個兒”,喻多子多福。
吃芝麻長大的人,就像老祖宗賣油翁一樣,一是聰明,二是踏實,懂得在芝麻上作文章。比如,有人就從芝麻里讀出情懷,看到商機,把八個自然村串起來,弄成了“藍天芝麻小鎮”。
我們到芝麻小鎮那天,天很藍,藍得純粹,沒有一絲云影。大朵大朵的陽光,在黃綠色的田野上、農家的白墻黛瓦上綻放。芝麻已收割,扎成捆,三三兩兩,背靠背,在金亮亮的陽光里,咧著梭子笑。
無人機在半空“嗡嗡嗡”地飛來飛去,拍攝秋天的盛況。粉墻上寫著“芝麻花開,香飄世界”;“讓世界聆聽芝麻花開的聲音”。
芝麻花開,有聲音嗎?好奇心強的我,拉住田里一位農人問。
她放下手里的芝麻個兒,直起腰,搖頭:“沒仔細聽過。”
她的回答,未免讓我失望,難道她,不喜歡芝麻花?
我皺起了眉頭。
不過,我想芝麻開花肯定是有聲音的,只是聲音小。她說,連蛾子出繭還要撲騰撲騰,開花也可費勁吧?咋會悄沒聲?還有芝麻拔節也有聲音是不是?這些挺費勁的事,我不相信沒有聲音。這就跟人一樣,人家在肚子里攢勁旁人看不見,旁人光看見人家高高興興地又開花了,又拔節了……
她扯下肩頭的白色毛巾,擦擦額角的汗珠,像一朵正在綻放的芝麻花。
我問,你家在哪里?她指指遠處。順著她的手指看,有幾幢徽式風格的房子。
很美,我說。
自從我們這里開發成芝麻小鎮,家家都這么美。房屋呢,還是那座,只是一戶戶都被美容了,刷了墻,做了頂,用我們董事長的話說,是“穿衣戴帽,描眉涂唇,修腿束腰……”
她說的董事長,是地地道道,吃芝麻長大的鎮上人,叫馮志合。今年四十來歲,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不黑不白,丟到人堆里,芝麻一樣不顯眼。但他不能開腔,一開腔,再嚴肅的人也會笑到抽筋。
他說:“諸位作家老師,這會兒,為了顯示一下我也挺有文化的,作詩一首……”他本就是響當當的詩人。
說起話,嘴角似抹了芝麻香油:“來藍天芝麻小鎮,喝芝麻茶,看芝麻花,吃芝麻宴,聽芝麻歌嘍!”
我們一行人走過桃花林,往荷塘處,他說:“走桃花路,結桃花運,為何而來?只為‘藕’遇……”人家總經理都是一臉嚴肅,他卻走的是嬉皮風,隨時都要搖頭晃腦唱將起來。給人感覺,這么大個藍天芝麻小鎮,經營起來,一點也不辛苦。
他的人生,也像是在玩兒——
本是音樂老師,忽一天想辦學校,當地就迅速冒出兩所藍天學校;又忽一天,想做芝麻產業,于是就有了藍天芝麻小鎮、芝麻文化博物館,芝麻老街,芝麻大食堂……
芝麻小鎮,不僅種芝麻,還種桃花,梨花,櫻花,荷花,種數不清的花,且樹樹成林:種桃花的地方,叫桃花源記;種梨花的,叫梨園春天;櫻花林叫櫻花夢谷;荷花叫荷塘月色。
林中散落著一個個帶露臺的小木屋。春天里,一陣風吹,屋頂上窗欞上,飄忽忽全是花瓣,紅的粉的白的。
夏天荷花一塘塘開,坐在木屋露臺上,聽蛙鼓,沐荷風,一天星星格外明。走幾步,乍見一地香雪,芝麻花正開得歡。
只需閉上眼睛想一想,就知道這幾乎是一處神仙的居所。
他說:“那些渴望投入大自然懷抱,親近陽光、農田、花海、流水、小鳥、蟋蟀的人;那些熱愛田間生活,喜歡聆聽牽牛花故事,螢火蟲秘密的人;那些樂于體驗農耕,陶醉于山野田園的人;那些像體驗家那樣,去探索生活,體味無齡感人生的人,都會渴望來到這里。”
他的網名,叫芝麻開花。
那次開會,我與他坐得很近。這個神秘的音樂老師,詞作家,詩人,企業家,幽默大師,讓我充滿好奇。我問,你是怎么下決心從正式教師轉行到商人的?你的人生有沒有過大的挫折?你做生意是不是真的很輕松?你的第一桶金……
你認真看過芝麻開花嗎?他不接我的話,卻忽然這么問。
我們那兒也種芝麻,我說,芝麻花,的的確確跟別的花不一樣。
是的,他說,別的花開在枝上,而芝麻花開在干上,一律向上,朝著天空,長一節,開一節,然后再長,再開,所以說“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想再問什么,他調皮地一笑。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在芝麻花開過程中,有干旱,有桑拿天,有陰雨連綿,有蚊叮蟲咬……有許許多多的不測,但是,芝麻花認定這都是它應該經受的歷練。芝麻花很努力,芝麻花很開心,芝麻花快快樂樂地接受所有的痛。就像那個種芝麻的女人所說——這就跟人一樣,人家在肚子里攢勁旁人看不見,旁人光看見人家高高興興地又開花了!又拔節了!
這個芝麻小鎮的人,打小吃芝麻長大看芝麻花開的人,其實是以芝麻之心看世界,以芝麻花開之心過生活。
他是一朵很洋氣的芝麻花,閑時的消遣,是拿著豎笛,吹奏一曲《芝麻花》,或者坐在鋼琴前,彈唱一曲《芝鄉情歌》。芝麻花,是他的詩和遠方;芝麻花開的聲音,更是一段剪不斷的鄉愁,和永遠縈繞心間的鄉音。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