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縣區 確山縣

竹溝就是“小延安”

2021-03-24 09:40 來源:駐馬店網 劉銀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敵人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慘殺抗日軍民200余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竹溝慘案”。很快張金明被請來。一棵石榴樹的故事,是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教材,折射出一種竹溝軍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竹溝精神。

記者 郭建光 文/圖

圖為采訪團在竹溝革命紀念館參觀。

3月22日,“不忘初心 尋訪紅色足跡”集中采訪報道活動啟動儀式在被譽為“小延安”的革命圣地竹溝舉行。之所以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媒體聚焦革命圣地確山竹溝,是因為這里曾經在特殊年代發生的革命故事足以值得后人永遠銘記。采訪團一行走進竹溝革命紀念館,來到革命烈士陵園,探訪鄂豫邊軍事會議舊址,聆聽當地百姓講述革命前輩的感人故事,用手中的筆書寫紅色故事,用鏡頭對準被采訪的人物與遺跡,用新媒體手段第一時間把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革命故事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駐馬店,感知這片土地上曾經硝煙散去后,經過幾代人默默耕耘,奮起直追書寫在大地上的創業故事與脫貧勵志典型。僅僅確山一地的采訪結束,很多記者感嘆:不虛此行!收獲滿滿!

星星之火在這里燎原

駐馬店全境屬于大別山革命老區,也是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確山竹溝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從這里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革命先輩。確山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等重要歷史人物的故鄉,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發動確山暴動,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抗戰時期,這里是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也是新四軍二師、四師、五師的重要發祥地。

竹溝革命紀念館如磁鐵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前來參觀,講解員專業的講解,令一件件革命文物鮮活起來,一段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重現眼前。

竹溝遺址位于確山縣竹溝鎮西寨門西約300米處,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從這里出土的灰陶、夾沙紅陶等器物為研究豫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發揮著重要作用,因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1926年,竹溝就建立了黨組織。1927年4月,為迎接北伐軍進入河南,遵照周恩來關于在有條件的地方適時舉行武裝暴動以策應北伐軍的指示,共產黨員馬尚德(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張家鐸等領導確山民眾舉行聲勢浩大的武裝暴動,首次解放確山縣城,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

1938年2月,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派彭雪楓到竹溝全面主持工作。彭雪楓在竹溝創辦了延安“抗大”式軍政教導大隊,還在竹溝創建了“民族抗日宣傳隊”,創刊發行了《拂曉報》。這份油印小報在中原大地廣為傳播,對全面抗戰起到了極大的推動、鼓舞和激勵作用。

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并相繼建立了竹溝地委和竹溝縣委。同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竹溝成立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長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地區黨的工作,概歸中原局指導。

“越過千重水,踏破萬重山;胡服(劉少奇化名)同志到竹溝,妙計定中原。”1938年11月23日,劉少奇離開延安,經西安、澠池、洛陽、南陽、泌陽等地,于1939年1月28日來到了竹溝。他的著作《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就是在抵達竹溝后修訂完成的。中原局很快打開敵后抗日斗爭新局面,竹溝成為我黨在中原地區發展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

在竹溝革命紀念館北,有一處磚窯洞,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鄂邊軍事會議舊址。1939年1月,李先念、周志堅、王老漢(王國華)等就是在磚窯洞內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成立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部從竹溝南下,發展壯大成為新四軍第五師。抗戰時期,我黨在這里開辦了一系列的訓練班和學習班,竹溝是新四軍二師、四師、五師的重要發祥地,同時為新四軍三師、七師培訓了部分骨干力量。

1938年3月至1939年11月,竹溝先后向敵后出兵17批4800余人。據統計,有10位黨和國家領導人、80多位省部級干部、100多位將軍在竹溝工作戰斗過。

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反動勢力以重兵突襲竹溝,我黨軍民奮起反擊,終因敵眾我寡,被迫撤離。敵人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慘殺抗日軍民200余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竹溝慘案”。此后,竹溝地區軍民在我黨領導下堅持斗爭,直到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1956年,竹溝革命紀念館始建。1957年11月10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題寫館名。1958年正式開館。

1986年10月,竹溝革命紀念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火紅石榴映射魚水情

劉少奇辦公室舊址門前有一棵石榴樹,是前來紀念館的人們懷著特殊感情必去參觀的一棵富有象征意義的石榴樹,這棵石榴樹上了駐馬店名木重點保護名錄,它是劉少奇1939年來竹溝后栽下的。“竹溝慘案”時,反動官兵聽說這棵石榴樹是共產黨的大官栽的,就連根拔起。敵人走后,竹溝百姓又偷偷把石榴樹栽回原處。

1966年,劉少奇遭受迫害,這棵無辜的石榴樹也被連根拔起,被造反派抬著游街,竹溝鎮的張金明老人,冒著危險,偷偷在石榴樹根上掰下一條根苗,種在自家的院子里。

1978年,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重新修復,張金明把院子里的石榴樹又移栽到當年劉少奇栽種的老地方。

1998年,在紀念劉少奇100周年誕辰暨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60周年之際,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前來參觀。當講解員講完劉少奇與石榴樹的故事后,王光美急切地問:“那位同志在不?”當了解到張金明老人的家就在附近后,王光美說:“快把他請來,我要當面向他表示感謝。”很快張金明被請來。王光美上前拉著他的雙手表達謝意。

一棵石榴樹的故事,是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教材,折射出一種竹溝軍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竹溝精神。這種革命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法寶,也是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烏云之中見青天,竹溝就是‘小延安’;一聲號令震破天,千軍萬馬上前線。”劉少奇曾說:“延安有黨的領導,竹溝也有黨的領導;延安有窯洞,竹溝也有窯洞;延安有抗大,竹溝有黨訓班;延安有延河,竹溝有大沙河,竹溝就是‘小延安’。”從此,竹溝“小延安”美名傳遍天下。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灵寿县| 建宁县| 瑞金市| 涞水县| 丰顺县| 桃园县| 巴中市| 府谷县| 宁城县| 缙云县| 淮北市| 金阳县| 牟定县| 洛川县| 绥德县| 班戈县| 澄城县| 台前县| 临邑县| 沁水县| 罗城| 天津市| 富顺县| 封丘县| 静安区| 三都| 随州市| 五原县| 凤山县| 城市| 云梦县| 浪卡子县| 沁水县| 驻马店市| 临西县| 九江县| 遂平县| 丰城市| 诸城市|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