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奮進“十四五” 奮斗開新局|舒展“醉美”鄉村振興畫卷

2021-03-31 17:34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尹媛媛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寶豐縣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切合實際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舒展“醉美”鄉村振興畫卷

小朋友在張八橋鎮姚店鋪村蕩秋千何五昌攝

大營鎮大沈河村北肉鴨養殖基地秦亞濤攝

朱洼村,櫻花樹下笑聲多何五昌攝

工人在位于張八橋鎮的中汝廷懷窯車間忙碌何五昌攝

  □河南日報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本報通訊員石少華

  陽春三月,走進寶豐的農村大地,有的村子百花怒放飄香,有的村子磚瓦古樸典雅,有的村子山水相映成趣……處處充滿著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2019年起,寶豐縣將全縣村莊劃分為城鎮發展型、積極發展型、特色風貌型、提升改造型和引導遷建型五種類型,對于自然稟賦較好的村,立足恢復生態;山水風景較好的村,提升品質;平原村莊,突出田園風光;殘垣斷壁、荒蕪舊宅較多的村,平整后合理布局公共設施或綠化;傳統村落,堅持修舊如舊。

  在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上,寶豐縣被評價為“探索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我們立足縣域實際,先行先試,敢于作為,積極探索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模式,變‘短板’為‘增長極’,奮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寶豐縣委書記許紅兵說。

  先行先試探索鄉村振興新樣板

  3月24日,寶豐縣周莊鎮馬川新村的珍稀菌產業園,走進一座座現代化食用菌大棚內,只見白靈菇、赤松茸、滑子菇等珍稀菌長勢旺盛,煞是喜人。

  2009年,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需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南岸的馬川村搬遷到此地,組建起馬川新村。“村里沒啥資源優勢,200多戶群眾也大都沒技術,咋發展產業哩?”村黨支部書記全雙超一度很犯愁。

  珍稀食用菌市場大、價值高,而且適宜在當地種植,多方考察后,寶豐縣傾斜資金支持,在馬川新村規劃建設了面積3359畝、總投資4.5億元的珍稀菌產業園。

  去年10月,產業園落成,包括智能恒溫大棚16座、智慧方艙14座、普通大棚220座,主營羊肚菌、赤松茸、滑子菇等珍稀菌的菌種研發、種植、菌菇加工,穩定帶動就業800余人。如今,珍稀菌產銷兩旺,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

  缺少歷史文化、交通區位和資源稟賦等優勢,怎么發展?寶豐縣的做法是鼓勵鄰近村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村共建、抱團發展。該縣在商酒務、張八橋兩個鄉鎮劃出7個村,成立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并引進培育了一鳴書居王堂精品民宿、東道汝窯文化科技藝術工廠、伴耕伴讀自然教育基地、鼎豐農業高科技示范園、龍泉生態農耕園、研學營地、油料加工廠等一大批農文旅項目。

  同時,示范區還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實現“村莊林果化、庭院花園化”;增設共享單車,開通公交線路,滿足村民出行需求;組建廣場舞、舞龍、舞獅等文藝團隊8支,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近年來,示范區下轄的幾個村先后榮獲了“中國綠色村莊”“中國最美鄉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文化館廣場舞基層推廣基地”“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整體推進“一村美”延伸到“連村美”

  時下,走進國家級森林鄉村——寶豐縣肖旗鄉朱洼村,1.2萬余棵櫻花競相綻放,游人徜徉在花間,賞花留影。近年來,該村累計種植各類花卉、樹木4萬余棵,森林覆蓋面達50%,先后榮獲國家級森林鄉村、省級衛生村鎮、市級文明村等30多項榮譽稱號。

  去年,該村在第一副書記馬蘭的幫助下,利用直播、到店選購、批發零售、線上線下共同推進的方式,展示銷售朱洼村民間書法家書畫、七彩花生、辣椒醬、高鈣小米等,月銷售額達3000元以上。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香滿園。在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的同時,寶豐縣注重整體推進,讓“一村美”延伸到“連村美”,進而實現“村村美”。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寶豐縣選拔317名村黨支部第一副書記,帶領村集體發展一二三產業;建立以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大學生、農村致富能手、退役軍人為主的鄉土人才庫,將476人納入村級組織后備力量;選拔199名大學生充實到鄉鎮及涉農部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活力。

  同時,該縣還實施“六星”評村工作,將其與村民福利、村委干部報酬掛鉤,表彰獎勵“三星”及以上村黨支部;選派駐村整頓工作組,一村一策精準施治,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通過舉辦“黨建引領、比拼四季”擂臺賽,讓黨員干部干勁十足,一心撲在鄉村發展上。

  各具特色產業發展遍地開花

  3月25日,大營鎮一家艾草制品企業正加緊生產“網紅”艾枕。該企業生產的三大類70多種艾制品銷往全國各地,年產值達3300萬元。其中,網上銷量占三分之一。

  大營鎮地處淺山區和丘陵地帶,十分適合種植艾草。“我們把艾草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積極打造集艾草種植、倉儲集散、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該鎮黨委書記楊淑禎說,目前,全鎮艾草種植面積達1500余畝。

  鎮有一業,村有一品。在城關鎮倉巷街社區,燒雞、牛肉、糕點等特色門店鱗次櫛比、食客盈盈。該社區飲食文化悠久,2020年組建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并成立倉巷坊飲食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建設產品體驗中心,引入網絡直播平臺,對旗下產品進行線下展覽和線上銷售。今年春節期間舉行的“倉巷坊”年貨節活動中,20余種產品搶購火爆。

  各地農村千差萬別,鄉村振興也不能千篇一律。寶豐縣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抓手,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通過組建合作社、村級集體公司等方法,不斷提高鄉村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譬如,該縣利用廊道等林業資源,在14個示范點種植羊肚菌、赤松茸等珍稀菌420畝;集中優勢培育了康龍、食香等一批產業園。此外,該縣西部淺山區生產的“寶豐梨”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花椒申報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乳業從飼料種植到加工、奶牛養殖、乳品加工、運輸銷售等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

  如今,在寶豐縣廣闊的農村大地,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一副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尹媛媛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江安县| 漾濞| 格尔木市| 宁武县| 禄丰县| 仁化县| 汉寿县| 通榆县| 襄城县| 南岸区| 海淀区| 闸北区| 建阳市| 贺州市| 山丹县| 泽州县| 余江县| 宜都市| 淮南市| 兴城市| 连江县| 汕尾市| 呈贡县| 通江县| 桦南县| 阳高县| 陕西省| 大安市| 阳江市| 阳曲县| 湖南省| 巴中市| 黄大仙区| 盐亭县| 山阳县| 涿鹿县| 西华县| 曲松县| 松桃|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