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 防控工作刻不容緩
摘要:唐河縣小麥播種面積常年在210萬畝左右,為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當地在用好中央財政資金的同時,積極籌措配套資金2050萬元開展統防統治,目前全縣已掀起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高潮。植保專家提醒,豫南小麥赤霉病常發區要全面落實打藥預防措施。
4月19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當前全省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小麥赤霉病發生風險較高。專家提醒,全省特別是豫南各地要抓住小麥赤霉病防控“窗口期”,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當前豫南的小麥進入揚花期,防控工作刻不容緩。”省植保站副站長張國彥表示,豫南是小麥赤霉病害常發區,要堅持“見花打藥,主動預防”。
唐河縣小麥播種面積常年在210萬畝左右,為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當地在用好中央財政資金的同時,積極籌措配套資金2050萬元開展統防統治,目前全縣已掀起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高潮。
“我組織的無人機飛防隊現在有15臺無人機,一天作業面積不低于1.2萬畝。除了農場的1600多畝外,我們還給周邊農戶防控赤霉病。”4月18日,唐河縣源潭鎮振群家庭農場負責人喬振群忙得不可開交。
如何科學有效防控小麥赤霉病?植保專家提醒,豫南小麥赤霉病常發區要全面落實打藥預防措施。如遇連陰雨等適宜病害流行天氣,應在第一次用藥后5-7天內再次施藥,進行第二次防治。其他偶發區,一旦遇適宜病害發生的氣候條件,應抓住小麥揚花期,及時用藥預防。
專家強調,要堅持合理選藥。豫南等地對多菌靈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應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藥劑。施藥時要用足藥量,盡可能選用小孔徑噴頭噴勻,確保防控效果。(記者 劉紅濤 通訊員 左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