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84年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回到焦竹園
摘要:面對此景,地下黨員、劇團團長郭以清帶領楊寒等人穿過國民黨的層層封鎖線,到桐柏山區的泌陽縣焦竹園參加了革命。在楊寒的記憶里,當時隨八團東進安徽抗日的有楊寒、樊西曼、唐覺民、王典訓4名女同志。
文/圖 全媒體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程新青
在焦竹園革命紀念館展室,看到自己當年參加革命工作的老照片時,楊寒老人眼里滿是淚花。
楊寒是中國共產黨同齡人,16歲時,她與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穿過國民黨的層層封鎖線,來到泌陽縣焦竹園參加革命。
時隔84年,懷著深深的眷戀,4月23日,已經百歲的新四軍女戰士楊寒在家人的陪同下,從安徽蚌埠來到泌陽縣銅山鄉焦竹園(如圖),重溫烽火歲月。
楊寒的臉龐已滿是歲月的滄桑,但堅毅凝重的目光,盡顯對信仰的執著。
楊寒1921年11月出生于新野縣鳳鳴村,上小學時,在地下黨員于洗臣老師的教導下,救國救民的火種深埋心間。1936年,楊寒的姐姐離開家鄉尋找黨組織,最后在山西參加了黨領導下的犧牲救國同盟會決死隊。受老師和姐姐進步思想的影響,15歲那年,楊寒曾到河南北倉女子中學尋找黨組織。
1937年,楊寒趁父親出門在外,跑到父親任教的學校領取了父親的工資作為盤纏,再次外出尋找黨組織,并參加了南陽平律流亡同學會創辦的劇團。因為劇團經常上演進步劇目,20多天后,引起國民黨的注意,被當局強制解散。“我送你們參加紅軍去!”面對此景,地下黨員、劇團團長郭以清帶領楊寒等人穿過國民黨的層層封鎖線,到桐柏山區的泌陽縣焦竹園參加了革命。
1938年3月,黨領導的豫南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當地人稱老八團),4月挺進安徽舒城抗擊日寇。
部隊東進之前要精簡,八團政委因擔心拖累部隊,打算把女兵留下來。得知消息后,楊寒和幾名女戰士找到首長,堅決要求隨部隊行動。她們懇切的言辭,堅定的決心,感動了八團首長,同意帶她們東進抗日。
武器裝備差,缺衣少糧,缺醫少藥。在艱苦的條件下,當年4月4日,楊寒在宣傳隊(戰地服務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沿途刷標語搞抗戰宣傳、教群眾唱歌、做群眾工作、到部隊進行文娛宣傳……有幾次楊寒受到瘧疾等疾病困擾,但意志堅定的楊寒從未停止過工作。
在楊寒的記憶里,當時隨八團東進安徽抗日的有楊寒、樊西曼、唐覺民、王典訓4名女同志。4人情同手足,因工作積極,表現突出,被戰士們稱為“四大金剛”。
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眼前的楊寒老人滿頭白發,精神矍鑠。楊寒的兒子田曉東說:“母親每天都會拿著放大鏡看報紙,經常在家中練習書法。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和挫折,都能勇敢地去面對、去克服,對生活積極、樂觀、向上。這就是母親給我們的傳家寶。”
走出紀念館,應工作人員邀請,楊寒欣然為紀念館寫下“紅色焦竹園”“豫南紅軍游擊隊”等書法作品。尋訪革命故地,聽楊寒追憶艱苦革命歲月,老人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