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那些知名文化遺產背后二三事

2021-06-13 08:59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為了講好“最早的中國”故事,2017年,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與博物館同步啟動建設,對城墻、一號和二號宮殿建筑基址、“井”字形道路、鑄銅作坊遺址、綠松石作坊遺址、祭祀遺址等遺址本體進行保護展示。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讓TA們“活”起來——那些知名文化遺產背后二三事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題:讓TA們“活”起來——那些知名文化遺產背后二三事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李文哲

中華民族的文化,如同歷史長河,厚重又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他多次調研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闡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6月12日是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五千年時光孕育出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無論是赫赫有名的夏都二里頭、莫高窟等物質文化遺產,還是日久彌新的民俗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TA們背后,總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故事一】二里頭:在開發利用中煥發活力

二里頭,一個聽起來平平無奇卻在中國考古史上極為耀眼的名字。

位于洛陽偃師的二里頭遺址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遺存,是同時期規模最大的都城遺址,出土文物數萬件。自1959年以來,遺址發掘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在學界享有“最早的中國”之稱。

與二里頭遺址歷史價值不相匹配的是,就在四年前,該遺址保護設施還很落后,展示工作還未開展。那時,出土文物庫藏、整理、保護和研究場所十分簡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為了講好“最早的中國”故事,2017年,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與博物館同步啟動建設,對城墻、一號和二號宮殿建筑基址、“井”字形道路、鑄銅作坊遺址、綠松石作坊遺址、祭祀遺址等遺址本體進行保護展示。

走進博物館序廳,最醒目的是一尊大禹雕像。在這里,浪漫的神話傳說與嚴肅的歷史產生奇妙的交集。廳內展示了青銅器、玉器、綠松石器等2000余件藏品。遺址公園通過對古洛河景觀的模擬復原,以及對宮殿建筑基址群、祭祀遺址等考古遺址的復原展示,幫助觀眾讀懂夏朝。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與博物館經過精心“裝扮”,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年初,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投用,通過數字技術全面復原展示以二里頭遺址為核心的整體面貌,借助科技力量,讓更多人走近歷史、理解歷史。

這是2019年10月16日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內拍攝的大禹雕像。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拍攝短視頻,定期舉行直播游活動,設計推出文具、家居、服飾等文創產品……一系列硬核宣傳,讓博物館收獲很多“超級粉絲”。博物館工作人員時不時還發福利,為一些“小粉絲”寄去資料書籍。

“二里頭經過62年的發掘,只揭露了遺址1.7%,持續的考古工作依然是今后長期的工作重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領隊趙海濤說,在開發中傳播,在傳播中弘揚,在歷史文脈傳承的同時,更多人將了解華夏歷史、增強文化自信。

  【故事二】莫高窟:在保護中歷久彌新

大漠中,莫高窟孑立千年。

735個洞窟,2000多尊彩塑,4.5萬平方米壁畫……敦煌莫高窟是絲綢之路多元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

20世紀40年代,“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之時,莫高窟已荒廢近400年,上百個洞窟被掩埋,斑駁的壁畫大塊跌落。第一代莫高窟人幾乎用雙手清除了300多個洞窟中的積沙,修建了千余米長的圍墻。

那時,文物保護全靠“生了大病動手術”。隨著科技進步和研究深入,預防性保護的理念被引入莫高窟,千年石窟開始了“日常保養”。如今,洞窟中安裝了監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指標的設備。一旦相關指標超過預警值,暫停開放等應急措施就會被啟動。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與專家學者開展座談。他強調,敦煌文化保護研究工作很有意義、很有成效。

2020年底,歷經多年建設的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多場耦合實驗室在敦煌投運。實驗倉內,放置著重達數噸的大型土遺址樣品。工作人員操作設備,實驗倉內就能模擬出刮風、下雨、飄雪、太陽照射等各種氣象條件。“文物保護正在向深水區邁進。我們需要加強研究,搞清文物病害發生的機理。”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郭青林說。

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接續奮斗,保護、研究、弘揚事業不斷向前邁進。帶著先進的壁畫和土遺址保護技術,他們走向全國十余個省(區、市)以及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音樂、游戲等文創產品,讓古老敦煌歷久彌新。

【故事三】端午節:非遺的推陳出新

三片粽葉交錯相疊,繞著左手大拇指來上一圈,形成一個漏斗狀的粽子雛形,把浸泡好的黃米塞進“漏斗”里,再把蜜制的黃河灘棗放進去,用粽葉封口系緊……端午節將至,山西省臨縣前青塘村進入一年中最繁忙時節。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在這一天,各地推出不同的傳統民俗,食粽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種。

在前青塘村,53歲的王金蓮雙手翻飛,15秒就包出個精美的粽子。“打10歲就會了。”她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前青塘村人,像這里大部分婦女一樣,包粽子如同洗衣燒水一樣簡單。

令她想不到的是,這門尋常的手藝,卻帶她走出貧困。

前青塘村地處呂梁山溝壑地區,山大溝深,曾是“赤貧村”。近年來,當地依托高品質的黃米、黃河灘棗以及婦女們的巧手,結合市場化的包裝,讓代代相傳的老手藝技法升級,青塘大棗粽從此打出名堂。如今,這門傳統技藝不僅成為非遺項目,還形成產業。村里有百余家粽子生產工廠和作坊,2020年全村銷售1200萬個粽子,銷售額超3000萬元。

對于不同民族的百姓來說,端午節與相關民俗早已融入心中。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頭頂象帽,迎風旋轉,彩帶縈繞,舞者還要時不時跳躍、做出高難度舞蹈動作……延邊大學藝術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研究生鄭毅正加緊排練,準備在端午節參加演出。他告訴記者,象帽舞是一種技巧高超的民間藝術,每逢節慶活動,都有象帽舞的表演。象帽舞還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被更多人熟知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無論是青塘大棗粽還是象帽舞,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因時間沉積而湮沒,伴隨眾多人的努力,它們正煥發時代賦予的光彩。(參與記者:張玉潔、王勁玉、王帆)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开阳县| 西贡区| 汕头市| 潮安县| 苍梧县| 科技| 平湖市| 彭阳县| 武清区| 永春县| 三门峡市| 西乡县| 黎城县| 察哈| 柯坪县| 油尖旺区| 华坪县| 壤塘县| 林州市| 长海县| 扶风县| 永修县| 阿图什市| 沈阳市| 旺苍县| 榆树市| 蓝山县| 巨鹿县| 许昌县| 苗栗市| 新建县| 墨江| 棋牌| 宁乡县| 修武县| 丹巴县| 长寿区| 延长县| 竹北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