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工務農兩不誤 “兩棲農民”成時尚
摘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板店鄉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振興鄉村的關鍵舉措,通過內引外聯,用優惠政策吸引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鼓勵外出成功人士回鄉辦企業,汝杭金屬制品廠、天南箱包廠、華美編藤廠、一航電子廠、富民來料加工廠和開新木業等建在群眾家門口的生產加工企業產銷兩旺,...
文/圖 全媒體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張紅衛
“以前在杭州打工,農忙季節還要趕回來收種。現在好了,在家門口上班,農忙時上午在田間當農民,下午進車間當工人,務農打工兩不誤。還是在家門口上班心里踏實。”6月19日,汝南縣板店鄉馮屯村汝杭金屬制品廠工人張四文談起他的“兩棲”身份一臉笑意。
走進金屬制品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燈光閃耀,工人們有的切割,有的焊接,有的打磨,有的包裝,一派忙碌景象。
“汝杭金屬制品廠是我們村2017年引進的一家企業,主要生產監控桿、攝像頭支架、道卡屏、停車位顯示屏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馮屯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喜介紹,為了照顧家里有地的工人,工資按件記酬,多勞多得,月工資3000元至5000元。在這里務工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他們既照顧了家庭,又掙到了工資。
張四文的家就在汝杭金屬制品廠附近。張四文三年前在杭州務工,2018年春節過后,聽說金屬制品廠招工,就跟鄰居一起到廠里當了工人。
“現在種地都機械化了,省事又省力,地里活幾天就忙完了。早上早起點,下午下班后多干一點,什么都耽誤不了。” 張四文說。
目前,在板店鄉像張四文這樣既種田、照料家庭,又掙錢的“兩棲”農民有500多人。
“以前在外打工,想孩子的時候特別難受。現在好了,在家門口上班,不僅可以照顧孩子,還可以管理農田,曾經荒蕪的土地現在又長出了莊稼。”在蘇莊村天南箱包廠生產車間,伴隨著縫紉機的響聲,80多名婦女端坐在縫紉機前縫制箱包(如圖),正在忙著操作縫紉機的董秀麗滿臉喜悅地說。
“天南箱包廠是村里引進的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生產箱包、汽車坐墊、帳篷等,目前已安置100多人就業,人均月工資3000多元。”蘇莊村黨支部書記彭妍介紹,天南箱包廠開工后,吸引很多外出農民工返鄉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板店鄉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振興鄉村的關鍵舉措,通過內引外聯,用優惠政策吸引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鼓勵外出成功人士回鄉辦企業,汝杭金屬制品廠、天南箱包廠、華美編藤廠、一航電子廠、富民來料加工廠和開新木業等建在群眾家門口的生產加工企業產銷兩旺,吸納500多名農民家門口打工賺錢,讓他們顧家不離鄉、種田務工兩不誤。
“在群眾家門口開辦工廠,實現了群眾務工不離村不離家,讓農民農忙農閑時都能有收入,這種‘兩棲’生產經營模式,既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難題,又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全鄉糧食產量連年提高,糧食安全也有了保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板店鄉黨委書記張冬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