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文城鄉組織機關黨員參觀鄂豫皖蘇區烈士紀念館
摘要:革命戰爭時期,新縣是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發源地,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主力部隊,孕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43位開國將軍和50余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革命精神
——遂平縣文城鄉參觀鄂豫皖蘇區烈士紀念館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桑萌澤)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遂平縣文城鄉機關全體黨員,到大別山中心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紀念館——河南省新縣紅色教育基地學習。
新縣紅色歷史厚重,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革命戰爭時期,新縣是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發源地,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主力部隊,孕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43位開國將軍和50余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李先念、劉華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當時不足10萬人的新縣,王志仁、桂步蟾、吳煥先、高敬亭、葉成煥等5.5萬名優秀兒女壯烈犧牲,可謂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被譽為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
踏進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我們向先烈們敬獻了花籃并致以崇高的敬意!為緬懷先烈,在烈士陵園內,文城鄉全體黨員干部,面對黨旗,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用錚錚誓言表達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
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聆聽了革命先烈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革命,同敵人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夫妻少年英烈、兄妹英烈、少年英烈、母親英烈比比皆是。他們有的只20多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就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捐軀。楊超、蔡濟璜、王鑒、張行靜、徐其虛等革命烈士的詩抄,一首首浮現在眼前:“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展示了先烈們視死如歸、對革命必勝信念的堅定豪情。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黨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學習中感悟百年黨史,在工作中筑牢初心使命,在前進中凝聚奮進力量;學習黨史,明白事理,為今天我們的工作指引方向,為建設大美文城增磚添彩。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