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鎮 深挖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摘要:把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講出來、把革命遺址的厚重歷史說出來,把革命文物的背后故事露出來,把人的精神品質和精神譜系呈現出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泌陽縣高邑鎮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為抓手, 讓廣大農村群眾接受紅色思想熏陶,引導黨員群眾知史、愛黨、愛國、愛家鄉。
駐馬店網訊(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崔樾)三打高邑寨、紅二十五軍“不發一槍一彈過高邑”、豆腐坊里艱苦堅守秋毫不犯原則的紅軍戰士……
把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講出來、把革命遺址的厚重歷史說出來,把革命文物的背后故事露出來,把人的精神品質和精神譜系呈現出來,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泌陽縣高邑鎮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為抓手, 讓廣大農村群眾接受紅色思想熏陶,引導黨員群眾知史、愛黨、愛國、愛家鄉。
高邑鎮曾是鄂豫邊省委、兵工廠、文印部、青年抗日集訓轉運站的誕生地和所在地,擁有豐富而獨特的紅色資源。結合實際大力挖掘紅色故事,通過大量尋訪革命事件親歷者、研究者、見證者以及先烈后人,尋找革命遺址和文物,高邑鎮成功收集整理了一批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其中,有三打高邑寨的壯烈戰斗、紅二十五軍“不發一槍一彈過高邑”的奇跡、龍泉寨群眾接應紅軍的熱心、豆腐坊里即使艱苦任堅守秋毫不犯原則的紅軍戰士等感人故事,更有龍形玉佩、銀元等革命文物的無言訴說,種種事例無不令人動容。
根植于深厚的紅色資源,高邑鎮組織了紅色故事宣講團,精心挑選6名“故事員”,用地道鄉音深入全鎮12個村、文化廣場,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述,讓黨員群眾坐得住、聽得懂、學得進、受觸動,使人民深刻感受到我們黨篳路藍縷、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奮斗史,從而更好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讓偉大建黨精神、革命老區精神薪火相傳。
為從紅色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高邑鎮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征集了147項群眾反映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目前已辦結104項,剩余43項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同時,各基層黨支部在解決問題時也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為群眾辦實事中錘煉廣大黨員為民服務的本領,在實干擔當中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責任編輯:徐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