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當代文化 文學

關于散文《姚祠堂的春天》創作點滴

2021-08-18 15:46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姚國祿

  《姚祠堂的春天》是我幾年前寫的一篇散文作品,原載《中外文藝》雜志,后來被新華網、中國作家網等網絡轉載,2012年獲“時代頌歌”全國詩歌散文大賽一等獎。2016年春天,正陽縣廣播電視臺根據我的原創作品拍成電視散文《姚祠堂的春天》,并公開播出。

  關于這篇文章的創作情況,文章中我曾有所提及,只是沒有更詳細深入地去敘述。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因為姚家祠堂是我生命的搖籃,我對這片土地的特殊情感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這片多情的土地留下我童年的夢影和最原始、最樸素的情感。十八歲之前的記憶,濃縮成我今生最美麗的鄉愁。我在姚家祠堂的風土人情里尋找到創作的靈感,尋找到姚祠堂的春天的最美畫面:那是一個杏花與竹影環抱的北方村落,和許許多多普通的北方村落一樣,廣袤的田野,低產的土地,疲憊的耕牛,錯落有致的房舍、院落,淳樸的鄉民,雞鳴犬吠伴著春種秋收,年復一年,村民在這里快樂生活,早已習慣了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在我的姚家祠堂一直就這樣傳承著。

  姚家祠堂村莊并不大,村里有幾十戶人家,世代隸耕。村莊的北頭有一個高高的壩埂,壩埂上栽滿了楊樹和槐樹,樹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鳥巢;壩埂的兩側就是村民的莊稼地,里面長滿了茂盛的莊稼。春天,我和我的小伙伴常在那高高的壩埂上玩耍,在芳草如茵的林蔭下聽小鳥鳴叫、看日出日落,有時候也會爬到大樹上掏鳥蛋,或是到田野里打豬草,在水塘里摸魚抓蝦,在水塘邊聽連綿不絕的蛙鳴,看蜜蜂在油菜花叢里飛舞。童年和少年,我一直沒有離開過姚家祠堂。我熟悉這里的一川一水、一草一木??梢哉f,這里就是一個鄉下孩子眼中的全部風景。

  長大后,我離開了我的村莊,離開了我的姚家祠堂,從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記得我曾在一篇散文里這樣描述我的姚家祠堂:我是一個鄉下人,我以一個鄉下人的淳樸客居在一座城市。許多時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村莊,想起我的姚家祠堂。在我從這里出發,走過一路的風景,看慣世態炎涼,生命中的精彩與無奈于我波瀾不驚,許多人、許多事、許多地方離我們越來越遠,都市的街頭亂花漸欲迷人眼,曾經的迷茫散失在繁華落盡的都市,遠離村莊的日子找不到生命的根基,城市離村莊日益遙遠,而我的心離村莊卻越來越近。無論我在城市彌留多久,我的心始終沒有偏離村莊的軌道,盡管我的姚家祠堂曾經給我留下的是苦難的記憶和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是的,我是一個鄉下人,一個曾經吃著五谷雜糧長大的鄉下人,怎么會淡忘那些田野、村莊、河流、小溪,漠視那些花朵、樹木、鳥聲、蟲鳴呢?童年的經歷構成我生命的軟件,這個軟件如今已成了我鄉愁的一部分。

  有一種鄉愁,與文化有關。這種鄉愁,注定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隱藏在生命的深處,與我們魂夢相依、生死相隨。它像一個時光老人,讓我們洞觀歲月的流逝,感受著人生的無奈。我走在村莊的月光下,月光依舊明媚,可回家的路已經變得如此陌生與邈遠。家在哪里,家在曾經美好的記憶里,那些記憶,與姚祠堂的春天密切相關。

  我一直在想,我的所謂鄉愁,僅僅是為了那一座村莊、那一條小河、那幾間老屋嗎?我覺得也未必盡然。我可以回到我的村莊、回到我的老屋、回到我的田野,但回去之后依舊茫然,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只是村莊已顯得荒涼,看不見人群,聽不見雞鳴犬吠;河水還在流淌,但早已被嚴重污染;看不見綠水清波,老屋還在,但已許久無人居住,滿院蓬蒿萋萋。走遍村莊的每一個角落,我怎么也找不回往昔的歲月,找不到親人熟悉的背影,找不到月光下的鄉場上的那一份夢想與眷戀。

  這些年來,我除了讀書寫作之外,總喜歡一個人獨坐,夜深人靜之時,常常想起我的村莊,想起我的姚家祠堂,想起那些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想起村莊那些如煙的往事,思緒又回到從前的日子。我沉浸在村莊往事的回憶里,在自己的精神氣場中,感受著時光的呼吸和文字的體溫。

  我默默地閱讀、靜靜地思考著,在錦年的微瀾里,不斷積累著生活、放飛著想象。一條流淌的小河,一棵卑微的小草,一片蔥郁的莊稼,一個瞬間的意念,一件平凡的鄉間小事,都會在我心中激蕩,時時激發我創作的靈感。我用自己純真的情感,給山水以性靈,給風物以生機,用一顆感恩之心,寫村莊的風土人情,寫田野的多彩多姿,寫大地豐收的謠曲,寫夢中的田園牧歌。我用開闊的視野去擁抱自然,以更敏銳的眼睛去觀察世事,以更細膩的心靈去感悟人生,用我思想的鍵盤不斷敲擊懷鄉的文字,以飽滿的深情,寫我的村莊,寫我的姚家祠堂,就像肖洛霍夫的鐘愛《靜靜的頓河》、魯迅先生的《故鄉》、茅盾先生筆下的烏鎮、沈從文先生難以忘懷的鳳凰小城、劉亮程先生記憶里的《一個人的村莊》,還有他生命中魂牽夢繞的黃沙梁。一個作家最熟悉的生活場景,總是會潛移默化地融入他對家鄉的美好記憶里。正是基于此因,我用我對村莊的真實情懷,創作了散文《姚祠堂的春天》,以表達我對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黃土地的深沉眷戀。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旬邑县| 基隆市| 吉安市| 泸水县| 静乐县| 长葛市| 卢龙县| 大名县| 昆山市| 东兴市| 六盘水市| 元氏县| 台南市| 迭部县| 荔浦县| 襄垣县| 阿尔山市| 大同市| 余庆县| 临清市| 龙海市| 新和县| 阳东县| 赤峰市| 平塘县| 嘉禾县| 无棣县| 子洲县| 海丰县| 平乡县| 浏阳市| 拉萨市| 阿拉善左旗| 台东市| 建湖县| 永康市| 峨眉山市| 无极县| 河津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