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 文明創建創出盛景新城
摘要: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工程,按照建設新城、改造提升老城并重的原則,圍繞老城區城市“四治”,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建設、道路立面提質改造工程,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1個,修復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118條,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網84公里,新鋪天然氣管網54公里,新建垃圾...
記者 侯偉峰
“泌之洋洋,可以樂饑。”綿延近百公里的泌水河由白云山南麓曲折向西穿城而過,匯入唐河。“泌水倒流”成為地質奇觀,并滋潤著這片肥沃的土地。自古以來,這里就是膏腴之鄉,富庶之地。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引擎,泌陽縣以創聚力、以創提質、以創促優、以創惠民、以創增效,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城市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創聚力 凝文明創建合力
今年37歲的郭代峰是一鞋店老板,12日上午,他和他的志愿者小伙伴們早早來到王店鎮敬老院,除送來米、面、油等物品外,打掃衛生,為老人修剪指甲,10余人一忙就是一上午。
敬老院里做義工、銅山湖畔撿垃圾、愛心送考……郭代峰都是積極報名參加的志愿者之一。
在泌陽,由“郭代峰”們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有120余支,90632人。開展文明交通、敬老助殘、環境衛生、免費義診、山區支教等志愿服務。在大街,在小巷,流動的“紅馬甲”早已是城市里的一道亮麗風景,一抹抹“志愿紅”、一支支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群眾身邊,無論酷暑寒冬執著堅守,以實際行動感染并帶動著身邊人。
“小區是俺自己的家園,每個人都應該為小區環境出一份力。”懿豐小區業主馬耀東說,小區環境美化靠物業人員和外來的志愿者帶著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自覺參加小區環境整治活動,現在小區更整潔了,車輛不亂停放了,鄰里關系更融洽了,文明創建最得實惠還是老百姓。
早餐會、戰地會、現場會……縣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指導,群團組織密切配合,社會人員自覺參與……在泌陽,一個全民參與的文明創建氛圍正在加速形成。
以創提質 強城市建設力度
每天下午4點,家住懿豐小區的禹定國都會開著電動三輪車帶著老伴出門鍛煉身體。最近,他們又熱衷在月兒灣生態公園快步走,“雙龍公園、人民公園、森林公園、漢風公園都去過,這里人少點、環境好、設施全,身心都得勁兒。”禹定國說。
公園游園多,讓城市看得見山、望得見水,通過外塑顏值、內優品質,泌陽的城市面貌可謂日新月異,既扮靚“面子”,更做實“讓城市更宜居,讓人民更幸福”這個“里子”。
實施基礎配套建設工程,完善東西南北8條環線建設,新建、改建、打通城市道路30條,形成外聯內通的城市路網。新改建公廁24座,機械化清掃率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9%,生活污水處理率98.5%。每年在中心城區新建改建學校3所以上,財政全額投資22億元實施5所公立醫院新建搬遷工程,投資18億元建成6.8萬平方米的縣文化藝術中心。
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工程,按照建設新城、改造提升老城并重的原則,圍繞老城區城市“四治”,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建設、道路立面提質改造工程,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1個,修復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118條,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網84公里,新鋪天然氣管網54公里,新建垃圾收集站36座。
實施水系生態治理工程,堅持以水潤城,強力推進泌水河、梁河生態治理工程,累計投資36億元,先后治理河道24公里,建成跨河大橋9座、橡膠壩5個、鋼壩2個、沿河主題公園6座,形成“兩河九橋七壩六園”的生態景觀帶。
實施國土綠化提速工程,新建200畝以上的大型公園10個,改建公園5個,城區公園游園達44個,先后完成城區16條主干道造林綠化美化,新增綠地 61.27 公頃,城市人均綠地13.62平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2.6%,創成省級森林城市。
實施城鄉創建提質工程,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建立城市精細化、網格化、智慧化管理長效機制。堅持全域創建、以城帶鄉,以“十亂”整治為抓手,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全縣人居環境改善達標村216個、示范村120個,分別占行政村總數的61%、34.6%。全縣4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標準。
以創促優 塑造城市新形象
“路上的污水沒有了,門口亂堆亂放的沒有了。”在新興路菜市場,每天都來買菜的李秀梅有一個明顯的感受。
在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實行縣四個班子領導和縣直單位分包路段、社區及門店“門前五包”責任制,對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城區農貿市場等進行綜合治理,解決亂堆亂放、私搭亂建、亂涂亂畫等突出問題。
深化交通秩序綜合整治,開展文明交通我先行活動,在城區主要交通路口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動員群眾積極配合和參與文明交通行動。
深化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對臨街馬路市場、店外經營、流動攤點進行重點治理,依法取締縣城區馬路集貿市場,對梁河果蔬市場、香菇市場等專業市場進行集中整頓。
深化各類廣告門店匾牌綜合整治,對縣城區主要街道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在社區、背街小巷、公共場所等設置一批廣告信息發布欄,集中拆除一批商業廣告牌、違規設置的廣告牌。
深化“蜘蛛網”問題專項整治,對城市品位影響較大和空中視覺污染較嚴重的重點道路、十字路口、主要商業街區、廣場公園等重點地區架空線,加大整治力度,確保能捆扎的捆扎、能入地的入地。
深化城中村、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對城中村、老舊小區的公益廣告、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公共設施設備維護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全面綜合整治,打造一批文明社區。
在文明創建新風的吹拂下,闖紅燈、橫穿馬路的沒有了,禮讓斑馬線的多了;公園廣場折枝踏草的沒有了,愛綠護花的多了;公交站臺你擠我擁的沒有了,排隊上車的多了;在外就餐鋪張浪費的少了,踐行“光盤行動”“公筷公勺”的多了;街頭隨手亂扔垃圾的少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多了……在這里,文明已成為習慣,互幫互助已成為常態。
如今,一幅天藍、地綠、水清、街美、人文明的美麗畫卷正徐徐打開,一個和諧美麗的盛景新城正崛起在豫南大地上。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