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楊村:紅高粱映紅村民的臉
摘要:吳文啟介紹,拐子楊村今年共種植“紅糯19”高粱400多畝,實行的是訂單化、規?;⒓s化種植。現在,采取訂單種植模式,一次性地解決了拐子楊村農民的賣粱難題,也調動了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
秋風爽,秋風涼,秋風吹熟紅高粱。近日,筆者走進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一個個農家場院,攤鋪著剛剛收獲的玉米粒。村外,紅艷似火、碩大飽滿的高粱穗“笑彎了腰”。
黑河,是流經上蔡縣的主要河流之一,拐子楊村就在它的不遠處。全村轄2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600多戶近2700人,有耕地2477畝,人均耕地不足1畝。昔日,這里曾因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后,很多村民只好選擇外出打工掙錢。近些年,眼看著村里農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越來越好,在村“兩委”的積極引導下,不少村民開始探索從種植結構調整中增加收益的好門路。上蔡縣朱里鎮盛順合作社負責人吳文啟就是其中之一。
吳文啟介紹,拐子楊村今年共種植“紅糯19”高粱400多畝,實行的是訂單化、規?;⒓s化種植。高粱收獲后由省內一家公司收購,之后賣給酒廠釀酒,這樣下來不僅不愁銷路,而且合作社的整體收益也比往年提高不少。
“高粱是一種抗旱、抗澇能力強的農作物。種植高粱投入小、產量高。”朱里鎮有關負責人說,“過去由于重產輕銷,不注重產銷對接,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大市場’,豐產不豐收的現象時常發生?,F在,采取訂單種植模式,一次性地解決了拐子楊村農民的賣粱難題,也調動了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
紅高粱馬上就要進入收獲季,參與種植的村民看到沉甸甸的高粱穗,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們說,等這400多畝高粱完全收獲、出售之后,一定要喝場酒慶賀一下。走在高粱地里,仿佛已聞到了酒香。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