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一:雕刻精彩人生
摘要:在這位年輕人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他的自立自強,同時也看到了傳統手工藝在他身上的傳承。他說:“我喜歡雕刻,我喜歡創作時那種身心投入的感覺,一切都靜謐而美好,我愿用手中的一刀一鑿雕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雕刻成就夢想,王九一用一顆赤誠之心,釋放出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
記者 李賀建
他自幼喜歡木藝,為了學好雕刻技藝,他前去多地拜師學藝,辛苦付出,漸漸學有所成。2015年,他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潛心從事雕刻事業,他就是被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聘為客座教授的王九一。
沉迷雕刻四處拜師學藝
木頭本是沒有溫度的,但是雕刻師手握著冰涼的雕刻工具,將手中的溫度刻進木頭里,從而讓沒有溫度的木頭,漸漸地有了人的體溫。世界上沒有哪兩件雕刻作品是完全相同的,不同雕刻師雕刻出來的作品,也各有各的溫度。
王九一的雕刻作品不是那種熱烈高昂的作品,而是溫溫的,令人覺得很舒服。看他的作品你能完全感受到木雕的魅力,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把握形、刻出神、灌注情,這樣出來的作品才能感動人心。可能大家覺得他的作品,沒有中國傳統木雕那樣華麗,但記者恰恰認為這是他的作品特點所在,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著一刀刀的堅持與真誠。
運用材料的自然紋理,王九一為每塊木頭量體裁衣,用一雙妙手賦予了木頭、玉石新的生命和內涵,使之以全新模樣呈現,讓人眼前一亮。有時他會為了完成一件作品而廢寢忘食,但這也讓他真正體會到什么叫滿足與快樂。
“根雕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很簡單的修飾就能產生從丑到美的奇妙變化,而且每個作品都獨一無二。”談起雕刻的話題,不善言辭的王九一話多了起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關注和喜歡雕刻這類傳統手工藝了,但傳統文化需要有人來傳承。”正是這個原因,王九一才堅持做雕刻,并成立了工作室,他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互相學習進步。
興趣源于愛好,愛好源于嘗試。出生于泌陽大山深處的王九一,自幼對木藝十分喜好,自家的凳子、扁擔、木桶等家具壞了,他三兩下就能修好。
初中畢業后,他左思右想今后的路該何去何從?他決定全身心投入自己一向熱愛的雕刻行業。為了學好雕刻技藝,跟上時代審美步伐,王九一多處拜師學藝,這讓他的雕刻技藝不斷提升。2003年他師從國家國畫工藝美術大師張藝千;2005年師從安徽省徽州工藝美術大師,木雕、竹雕、硯雕、玉雕工藝美術大師曹簧笙;2008年師從福建根雕大師劉解放;2010年師從浙江核雕工藝美術大師洪毅;2012年師從東陽木雕大師陸光正;2014年師從揭陽玉雕大師王黎明,同年師從蘇州玉雕大師張浩。2015年,王九一已在外求學、打拼了12年。為照顧家人,他回到了家鄉,成立個人工作室“青鋮石舍”。
王九一在雕刻作品。
說起樹根,在普通人眼中再平常不過,可王九一有一雙慧眼。普通人眼里奇形怪狀、只能作為燃料的丑陋樹根,在他的眼中都是寶貝。經過一雙巧手雕琢,或變浮雕掛件、掛畫,或成落地式茶幾、桌上茶盤。一塊塊缺乏生命力的枯根,在他的創作下,成為一件件極富靈氣的藝術作品,他化腐朽為神奇,將四處“尋根”視為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認定的事情,再苦再難也要走下去!”說這話時,王九一一臉堅毅,眼神篤定。
一刀一鑿雕刻精彩人生
中國人在骨子當中就有一種喜木情懷,非常喜歡用木頭來制造家具、生活用品以及各種木雕擺件。可以說中國人的這種愛木情懷,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像非常久遠的家具文化、木雕文化,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王九一說:“根雕,是一種雕刻藝術,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在根雕創作中,應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王九一雕刻的作品。
“一個好的作品,需要不斷打磨,從拿到原材料開始,我就在想怎樣把它最大特點展現出來,讓作品有一定的內涵。”正在創作的王九一說。在他的工作室里,形態各異的雕刻作品擺放著,有些已經完工,有些還是半成品。對于根雕工藝品來說,講究真、奇、古、怪、絕,而且還要求大部分都是自然天成。每一件根雕工藝品都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在觀賞的時候,都是欣賞者與雕刻師之間的精神共鳴。
從事根雕本來就是一件體力活、腦力活,是一件臟活、累活,其中的辛酸和苦累只有從業者才能真正體會。在這位年輕人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他的自立自強,同時也看到了傳統手工藝在他身上的傳承。一件件作品就這樣在他手中誕生,或花或鳥、或獸或人,造型生動、刻工精湛、內涵豐富。目前,王九一通過網絡、微信、實體店等方式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他說:“我喜歡雕刻,我喜歡創作時那種身心投入的感覺,一切都靜謐而美好,我愿用手中的一刀一鑿雕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王九一雕刻的作品。
有時為打磨一件光鮮華貴的玉雕,王九一不知吃了多少苦頭。雕刻創作中,往往靈感上來了,忙完已是深夜。打磨時,僅用打磨機會格外粗糙,要靠手工磨砂紙,磨著磨著手掌就起了水泡。車間里,機器一運轉就揚塵四起,嗆得人口干舌燥,不一會,人就成了“灰人”。
有人說,每一件好的雕刻作品都是會說話的,從形態、表情、線條,都述說著一個故事。而每一件雕刻作品又都是獨一無二的,融入了雕刻者的內心感情。王九一的作品正是如此。
從事雕刻行業,需受得了創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王九一堅守初心不變,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雕刻成就夢想,王九一用一顆赤誠之心,釋放出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創作之心依然年輕,正用刀筆刻畫出屬于自己的詩意人生……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