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內法規制度在基層落地見效
摘要:完善監督考評機制,聚焦黨章黨規黨紀,科學制定黨內法規工作評價標準和考評機制,落實好將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執行情況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監督、開展督查巡察重要內容的要求,強化考評和督查巡察結果運用,推動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有效執行。
□ 王玉如
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方位推進新時代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要跑好“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接力賽,打通“頂層設計”和“基層落實”之間溝通的橋梁,拿出真招硬招實招,在地方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執行、保障上做深做實,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來,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工作,堅持把黨內法規制度作為第一議題制度,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重要論述,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筆者認為,讓黨內法規制度在基層落地見效,還需要在一些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健全地方制度建設方面下功夫
一是強化制度“廢改立”。科學制定地市級黨內規范性文件,精準配套上級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提升治理效能,以黨紀法規為依據,鼓勵在符合規定情況下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及時修改、廢止滯后實踐發展的黨內規范性文件,綜合運用即時清理、集中清理、專項清理等方式有效解決黨內法規制度中存在的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問題。
二是嚴把審核“五道關”。嚴把政治關、政策關、法律關、程序關、發文關,嚴格黨委辦公室規范性文件審核運轉工作內控流程,做到未經審核或審核不通過的規范性文件不提交黨委常委會議審議,堅決防止文件帶病上會、帶病通過和帶病印發,切實維護黨委文件的準確性、規范性、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是完善備審“三三制”。完善市、縣、鄉級備案審查工作體系,從政治性、合法合規性、合理性、規范性等方面全面深入開展備案審查工作,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努力建立銜接有效的黨委、人大、政府聯動備案審查機制,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統一性和權威性。
二、要在嚴格地方制度執行方面下功夫
一是擰緊“總開關”,落實執行責任。把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統一起來,以各級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尊規學規、守規用規帶動全員遵規守紀,結合實際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讓法規制度接地氣、有生命力。
二是樹立“風向標”,加強宣傳引導。多渠道學習,做到在“學思踐悟”上更深一層,有效利用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各級各類干部教育培訓、普法宣傳、干部應知應會知識測試等加大黨內法規制度學習力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
三是鋪設“高壓線”,強化監督追責。突出精準思維,做到在執行上更加規范,將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執行情況作為各級黨委督促檢查、巡察的重要內容,跟蹤掌握貫徹執行情況,針對鄉村振興等重要工作精準運用黨內法規處置,嚴肅查處違反黨內法規的行為。
三、要在強化地方制度保障方面下功夫
一是精心“育種”,活源頭。完善黨委黨內法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黨委辦公室牽頭,相關部門參加,可根據工作需要予以調整,努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辦公室統籌協調、部門分工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黨內法規工作格局,形成黨內法規工作合力。完善監督考評機制,聚焦黨章黨規黨紀,科學制定黨內法規工作評價標準和考評機制,落實好將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執行情況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監督、開展督查巡察重要內容的要求,強化考評和督查巡察結果運用,推動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有效執行。
二是苦心“墩苗”,強本領。積極推進基層黨內法規工作機構建設,充實工作力量,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進一步優化專業和經歷結構,將具有黨建專業和法學專業背景的同志充實到地方黨內法規工作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地方黨內法規專門隊伍。
三是及時“施肥”,保成長。突出業務技能提升,建立常規性和靈活性學習培訓機制,黨性教育和常規培訓相結合,采取以會代訓、以干代訓、以查代訓等方式開展地市級黨內法規工作培訓,完善跟班學習制度,有序推進縣區黨內法規工作人員上掛學習。推進建設地市級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引領和聚集一批地方黨內法規研究人才,為地方黨內法規事業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市委法規室)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