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加拿大鵝”,LV等國際品牌也被曝“雙標”
近日,“加拿大鵝”維權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加拿大鵝用“雙標”行為把自己送上風口浪尖,12月2日下午,加拿大鵝公司向上海市消保委遞交了情況說明函。
12月2日下午4點半,上海消費者賈女士來到了上海國金中心加拿大鵝專門店,與店長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溝通后,門店終于同意對羽絨服進行退貨退款。
事實上,除了加拿大鵝,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被中國消費者追捧的其他國際品牌,在售后服務上,也存在內外有別的現象。
消費者 馬女士:之前我在加拿大待了8年,買完東西之后退貨的時候,只要給出合理的理由就給換了。在國內之前買比較高端的包,有開線的情況,店里就以各種理由不給換。
鑒于一些消費者的經歷,記者就橫向對比了幾個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政策。比如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在中國大陸是7天內可以退貨,30天內可換貨,但是在美國、加拿大就可以30天內退貨。
記者注意到,該品牌在這些國家退換貨政策的最后,還專門標注了這樣一句話:全球任何一家門店都接受退換,但不包括巴西、中國、哥倫比亞等地區。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 李玉梅:其實最早奢侈品在國內寫的就是一經售出概不退貨,這樣的標識,所以在中國早就有這樣的現象,過去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雙重標準這個問題,首先是形式上的,而實際上,這個雙重標準在法律的規定性上有一些差異。
然而,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從心理上,中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正在逐步增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 李玉梅:法律從不保護權利上的休眠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當中應該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武器,目前其實在買賣關系當中,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之間,存在一個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逐步得到解決,第二步就是我們要意識到哪些是不合理的,比如提到的無效格式條款。
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市場吸引力的不斷增強,不少國際品牌紛紛落戶。一邊大賺中國消費者的錢,一邊對中國消費者區別對待。面對一些國際品牌的雙重標準,法律學者認為,消費主權意識的覺醒很關鍵。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