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天中文化 名人庫

“春蕾”綻放花競艷 心如磐石不言悔——作家周豫琳40年的追夢之旅

2021-12-17 09:00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深度鏈接   周豫琳,原名周玉林,1966年9月出生于泌陽縣下碑寺張代莊,高中畢業,后學習畢業于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記者 郭建光

從1983年高中畢業后的那個夏天,炙熱的小屋內幾個文學青年萌發創辦“春蕾文學社”算起,已經整整過去了30多年;而從少年時代追尋文學夢開始,他如今已經把這個夢做了40余年。他被譽為泌陽縣文化先鋒,泌陽文化的“活字典”,文學創作頗有建樹,非遺文化成果斐然,攝影技術不同凡響。他文思如泉涌,干事往前沖,提攜后輩,甘為人梯,業界一派贊譽。他就是泌陽縣作家協會主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周豫琳。

21

周豫琳。

春燕銜泥——文學的種子向陽而生

20世紀80年代,一本《大眾電影》雜志風靡全國。而文學如蟄伏太久的一粒種子,遇雨萌芽,遇風則壯,燃燒著無數文學青年的心。而出生于泌陽縣東北角子山南十里地張代莊的周豫琳,幾乎從未走出過這片黃土地,而按部就班地讀書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他順利讀到高中,從而接觸了文學,一個美好的夢想在心底展開,他要成為文學家。

“別人能當作家,我為何不能?我一定能!”面對同學們的不屑,年輕氣盛的周豫琳絲毫不愿意妥協,更不愿意隱藏。他認為一個人有夢想是天經地義的,沒有夢的人生何談人生!

很快班主任知道了這件事,就在課堂上旁敲側擊“打擊”他,稱有些人想當大作家簡直是癡人說夢,夏蟲不足言冰!被當頭棒喝的周豫琳內心反而更加堅定,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做給世人看。

1983年秋天,那個高中畢業落榜的青年,受父母之命與山里一個俊俏的姑娘成婚,而枯燥、繁重的農活并沒有消泯他心頭對文學的熱愛。很快他與同鄉文學青年鄧敏、趙建林、王金海、王琴、李釗等人,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年部高級編輯張仲可的鼎力支持下,共同創辦了中國當代較有影響的民間文學社團——“春蕾文學社”,鄧敏任社長,周豫琳出任社刊《春蕾》主編。

簡陋的出版條件,刻版、手工油印,等到一本本散發著墨香的《春蕾》破殼而出,幾個文學青年喜極而泣,那一行行深深淺淺的文字,那一行行流淌自心底的美好,不僅僅點燃著這幾個青年的心,也隨著郵寄《春蕾》在大江南北的文學愛好者中風靡。

“最繁忙的時候一天就能收到來自天南地北的來稿、來信十幾封,拆信、選稿、回信是我們最舒心愜意的事情,從不言苦言累。”盡管走過了近40年的風風雨雨,周豫琳提起往事依舊感慨良久,語氣中充滿對過往的留戀與懷念。

有一些文學青年,慕名而來,可謂舟車勞頓,跨越千山萬水,盡管素未謀面,依然一見如故,這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學的魔力。

《春蕾》編印了20多期,周豫琳和文友們歷盡艱辛,各級媒體爭相報道,備受關注。時任中共駐馬店地委書記王德政三次慕名來泌陽看望文學青年;當時的縣委書記劉玉軒、縣長馬太陽、團地委書記鄧來法、著名作家南丁、喬典運等都擔任文學社顧問,并為《春蕾》題詞寄予厚望。為此,青年周豫琳還被評為駐馬店地區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光榮出席了省十次團代會。

 歌聲嘹亮——用詩意語言描摹生活

“父親走時/他的背影/走成一頭老犍牛/走成一株苦楝樹/走成一方枯風景。父親的背影/是一尊新樹的墓碑/牢牢立在中國農民的墳前/上面變形的碑文/評價褒貶不同。父親的背影 /是一面獵獵大旗/向古人傾訴什么/向后人昭示什么/向世界宣告什么。父親的背影/是一面古老的檣帆/有火燒風撕浪扯的穴洞/而他精心地補了又補/開始了更遙遠更遙遠的航程。”這是周豫琳1987年11月寫給父親的一首名為《父親的背影》的詩歌,入選《河南新文學大系·詩歌卷》(1917~1995),而他的《豫琳的詩》《周豫琳詩選》《遙遠的小山村》《山鷹》等入選《中國當代最佳詩選》《愛情詩三百首》《河南詩歌2009》等數十種選集。

30多年來,周豫琳在公開報刊發表上千篇文學作品,文藝理論30余篇,獲《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等市級以上獎項數十次,連續三屆獲得駐馬店市政府文藝成果獎。1998年后,全國幾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豫琳的詩》《周豫琳詩選》《周豫琳新作選》《泌水飛歌·周豫琳自選詩》《中國盤古圣地文集》等。2012年9月,他創作的散文《追憶母親》獲中國散文學會“中國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與楊絳、王安憶、賈平凹、梁曉聲等大家的作品一并列入《中國散文大系·女性卷》,并應邀進京參加了頒獎盛典。

2017年,他新創作的長篇散文《父親的背影》發表在河南省文聯《奔流》第十期上,被讀者譽為“為中國現代農民樹碑立傳”之作。《豫琳的詩》《咿呀學語》《子原·子萱》等,分別選入或發表在《2015河南文學作品選·詩歌卷》《中國詩人年度詩歌選集》《中國當代詩人佳作選》《河南詩人》等;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紀實文學《追憶“75·8”》,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共鳴。

非遺文化——用心托起一份希望

“非遺是生動展現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也是樹立民族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許若干年后,當這一代的非遺傳承人老去,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只能載于史冊,猶如失傳的霓裳羽衣曲一樣,只能想象,難以再現了。”談起非遺保護,作為泌陽縣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周豫琳回憶當初剛剛接手非遺的時候,可謂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

“作為文化工作者,為家鄉文化出力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2009年春天,周豫琳告別縣文藝創作室負責人工作,帶領幾位工作人員,奔赴在鄉鎮的街道村頭、農家田間,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手段,采錄第一手資料,建立了全縣非遺名錄體系。他主編了近百萬字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匯編·泌陽卷》普查資料,圓滿完成了全縣的非遺大普查任務。為此,泌陽縣文化局和他個人都被河南省文化廳評為全省非遺普查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在非遺的挖掘調查與研究保護方面,周豫琳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連續參與了一至十六屆的“盤古文化節”活動,撰寫的近兩萬字的《盤古圣地話盤古》一文在報刊連續發表后,影響頗大。同時,他編著了《中國盤古圣地文集》《盤古神話全集》兩部約60萬字的專著已正式出版。2005年,在泌陽縣申報“中國盤古圣地”工作中,半月時間內編印了《中國泌陽盤古山》一書,撰寫了十幾萬字的論證及申報材料,功不可沒。為挖掘泌陽傳統文化資源,推進文化建設,他還對泌陽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及文化遺存等進行了挖掘和研究,撰寫文史資料數十篇,編著的《范縝史料匯編》一書已出版,還被市縣政協聘請為文史研究員。

在周豫琳的努力下,“盤古神話”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非遺名錄。近年來,泌陽縣共申報國家、省、市非遺項目24項、市級以上傳承人21人;縣政府公布三批縣級非遺項目198項,縣級傳承人120人。僅上報的文字材料,就累積長達30多萬字。并多次組織全縣非遺項目“付莊提線木偶戲”“河南墜子尹喜派”“泌陽剪紙”“泌陽烙畫”等,到市以上參加展演展示,鼓勵非遺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社會,為保存傳承研究非遺而盡心盡力地工作,受到全縣城鄉民間藝術傳承人的稱贊。2017年冬天,周豫琳為編著《王店大裝》圖文集,和書畫家趙清坡等一起,夜以繼日地精心設計、裝幀制版。年底順利出版,填補了全市非遺保護成果無圖文集的空白。

 鏡頭語言——另一種視角觀世界

1998年11月,周豫琳有幸參加了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的第六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工商峰會”,其間,抓拍了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等近二十個國家領導人的珍貴鏡頭,這些圖片,后來成為他“名人肖像系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周豫琳1989年秋天學習攝影,并為開國將軍趙峰回泌陽留下了珍貴的圖像資料。30年來,他除了用傳統膠片拍攝了上萬幅風光、紀實、民俗、人像等圖片外,數次進京或在外地參加各類活動,接觸或拜訪國內社會各界杰出人物,為他們拍攝肖像。文藝家王蒙、英若誠、陳愛蓮、喬羽、謝鐵驪、田成仁、陳強、劉江、于是之、袁世海等;著名科學家、兩院院士王大珩、王選、白春禮、馮長根等;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馬洪、孫尚清、陳佳貴、周叔蓮、蕭灼基等,這些大都是名標中國史冊的人物,卻定格在周豫琳的“特殊視角”里,成為永恒的記憶。

1993年之后,周豫琳的部分“名人肖像”及其他攝影作品陸續在《中國文化報》《攝影報》《駐馬店日報》等報刊陸續發表200多幅后,引起關注。90年代中期,在薄山水庫全區首屆高級攝影培訓班期間,中國攝影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攝影組組長蔣鐸、原河南攝影家協會主席王世龍先生見到周豫琳的部分“名人肖像”,評價說:“豫琳的許多名人肖像獨具個性,讓名人們的風采在最佳瞬間定格,不同的肖像,展現出不同的心理世界。”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他的關于盤古文化的民俗攝影集《盤古風情》,幾經磨礪,終于在攝影業最具權威的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被業內專家譽為“三十年磨一劍”。

目前,周豫琳作為全縣文學界的帶頭人,全縣文化界的研究保護專家和資深攝影家,他的非凡業績得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文化報》《中國青年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數十次獲市級以上宣傳、文化、文藝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周豫琳被河南省政府高評委破格評審為社會文化系列副研究館員。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周豫琳敏銳地把握時代的風氣之先,深刻體驗社會前進的準確信號,注重從實踐中汲取靈感,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播者,文化先鋒的踐行者。

 深度鏈接

周豫琳,原名周玉林,1966年9月出生于泌陽縣下碑寺張代莊,高中畢業,后學習畢業于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泌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泌陽作家協會主席。全市五批、全縣五至十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泌陽縣七至十屆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乐亭县| 灵武市| 栾城县| 五原县| 海阳市| 江达县| 枣强县| 延吉市| 湖口县| 望城县| 九龙城区| 侯马市| 嵊州市| 抚远县| 宝坻区| 大田县| 江都市| 宜川县| 江安县| 长宁区| 襄垣县| 剑川县| 宁津县| 闻喜县| 冕宁县| 鞍山市| 金堂县| 太谷县| 新乡市| 永仁县| 晋中市| 平和县| 资兴市| 柯坪县| 渭源县| 瑞丽市| 天峻县| 云林县| 蓝田县|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