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深處 尋訪青山守護者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 誠 見習記者 衡衛萍)
春節萬家團圓時,在密林深處,總有這么一群人堅守初心,以場為家,默默地守護著綠樹群山,保護生態環境。
2月5日,大年初五,記者一行帶著深深的敬意尋訪一線護林員,體驗了他們的執著與艱辛。
記者穿行在密林之中尋訪青山守護者。 通訊員 魏春生 攝
當天,國有駐馬店市薄山林場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2攝氏度,薄山林場紀檢書記李本勇、防火辦主任魏春生一行帶著肉、花生油、面等生活物資到黃山坡林區慰問堅守在一線的護林員,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帶去了濃濃的暖意。
李本勇介紹:“每年春節期間,他們都在管轄的片區內值守,見證著別樣的新年。”
護林有我,請放心
選擇了林業工作,就要做好長期堅守一線的準備,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這是最基本的護林要求。
護林員江海林說:“前段時間雨雪多,防火形勢稍微好點,我們3個護林員巡視各自的片區后,晚上聚在一起過了個祥和的新年。從2007年至今,我已在護林一線艱守了15年。平時全年無休,24小時堅守,只有下雨下雪天才能休息。”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游客很多,防火形勢嚴峻,護林員對每一位進出的游客都要求掃健康碼和森林防火碼,并檢查游客是否帶火機等易燃物品。
在與護林員接觸時,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保護生態環境,護林防火有我,請放心。”
以場為家,樹為伴
在黃山坡林區桂寺護林點,省優秀護林員張擁軍和妻子女兒一家堅守在護林一線,以場為家。
“每天早上7點30分出門巡林,12點回家吃飯,休憩一會兒再出發,直到夜里才回家,一天來回8公里左右。”張擁軍告訴記者,“特別是冬天,天氣干燥,防火形勢嚴峻,晚上也要巡林。”
當記者問起,深夜一個人在密林中穿梭會害怕嗎?
張擁軍說:“當然害怕,密林深處有野豬、毒蛇等野生動物,深夜又視線不清,很容易遇到危險。但為了山林安全,怕也要去。我會喊著另一片林區的護林員一起巡林,相互壯膽。”
記者好奇張擁軍為何對山林有這么深的感情。
“源于自己的父親,父親是一名軍人,退伍后在林業部門工作,植樹造林時經常帶著我。在父親的諄諄教導下,我對山林也有了濃濃的感情。”張擁軍遺憾地說,“父親臨終時沒能陪在身邊,因為當時連著幾個月天氣干燥,防火形勢異常嚴峻。這是我終生的遺憾。”
紅心向黨,護山林
當天,記者跟隨薄山林場慰問人員,迎著刺骨寒風,穿過密林,深一腳淺一腳地爬山,雙手被尖利細枝扎破好幾次。在爬山途中,魏春生告訴記者,這里本沒有路,護林員孫向東十多年如一日來回往返,硬是踩出了一條路。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記者終于登上了元廟林區峰頭山瞭望臺,見到了在這里堅守14年的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中國好人”孫向東。
見到孫向東,記者很是驚訝,一個人孤獨的在山里待久了應該是沉默寡言,但孫向東樂觀健談。
記者實地查訪護林員孫向東工作的瞭望臺。 通訊員 魏春生 攝
孫向東告訴記者:“在山里已經習慣了,在工作之余,會看林業書籍、吟詩唱歌,并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黨史等,不斷學習,緊跟新時代步伐。”
記者看到瞭望臺上的窗戶沒有玻璃。李本勇告訴記者:“為了聽風,孫向東不讓安裝玻璃,因為風是影響火災極重要的因素。夜里,孫向東聞風而行,風止而眠。”
為了進一步了解孫向東的工作環境,記者堅持爬上瞭望臺。在瞭望臺頂,放眼望去,霧里的群山若隱若現,云霧繚繞,水天相接,一片片楝樹布滿山坳。
孫向東告訴記者:“瞭望臺的環境雖然艱苦,但看著自己守護的美麗環境,也值了。”
責任編輯:衡衛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