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護士的壓力源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總是在付出,常常被忽視”,護士作為醫院的主要群體成員,除了扮演好工作、生活中各種角色,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護理病情不同程度的患者。她們的心身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狀態,病人的康復,也關系到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而精神病患
者在其癥狀的支配下,出現自殺、自傷、沖動、毀物、出走等行為,導致精神科護士負擔重、風險高,責任大、壓力強。通過一般資料調查、癥狀自評量表、工作壓力源量表的調查,護士在軀體化、焦慮、抑郁、以及職業倦怠方面表現更為明顯。
精神科護士的壓力源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患者層面 1.長期住院患者思維、行為異常、情感淡漠,護士很難與之有效溝通。2.精神病患者受其癥狀支配隨時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件,護士工作中時刻處于高度緊張狀態。3.精神疾病療效差、易反復,患者及家屬不理解,護士缺乏成就感。
二.自身因素 從護士的不同崗位,不同護齡,不同性別三個維度來說。
1.不同崗位 輪班護士的工作壓力高于行政班護士,主要體現在責任大、風險高、生活不規律、時刻擔心患者發生各種意外;他們除做好各項治療外,還必須在病房內不停地巡視、觀察患者,尤其夜班,是患者突發意外的高峰期,護士精力高度集中,才能保證患者安全,保證自身安全。
2.不同護齡 護齡10年左右的護士工作壓力最強,這部分護士大多在病房內充當主力,責任大,風險高。不同護齡之間因知識結構不同,對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作出的認知反應不同。無用的書面工作和非護理性的工作太多,護士缺乏成就感。
3.不同性別 精神科男護士的工作壓力高于女護士,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中更大的壓力,同一班次,病人出現各種緊急情況多由男護士處理。
三.護理管理 從醫院薪酬及福利待遇、醫院假期、晉升、深造機會、工作環境、這幾個方面滿意度進行考慮。
四.家庭原因 護齡10年左右護士在家庭中又處于上有老下有小、負擔重的階段。
五. 社會偏見 精神科護士社會地位低、缺乏家屬與社會的理解,又因精神護理工作的非凡性,許多原本簡單的事件,卻因意外事故的發生,而變得復雜,導致護士牽涉到醫療糾紛。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黃小振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