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業有了“守護星”河南高校研發的首顆衛星上天
摘要:“巢湖一號”是InSAR衛星,與光學衛星相比,它有更特殊的能力:穿透能力特別強,可以穿透云、雨、霧、霾,全面準確快速提供水庫大壩、河湖堤岸等水利重點區域變形監測、庫區消落帶山體滑坡監測、水災害應急響應、河湖監管等相關領域遙感信息,為智慧水利建設和河湖長制安上“天眼”。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史曉琪)穿云透霧監測水利工程有無變形、準確快速提供水災害應急響應……水利行業長期面臨的大問題,河南高校給出了解決方案——2月27日11時6分,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共同研制的“巢湖一號”衛星,搭載于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通過一箭22星的方式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不僅是我省高校研發的首顆衛星,也是專門服務我國水利行業的首顆衛星。
“巢湖一號”是“華水星座”的實驗星,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與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密切合作,聯合研制服務水利的InSAR(干涉雷達)衛星的先導星。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長劉文鍇教授團隊,去年年初開始了衛星研制。
“水工程安全和水災害防治一直是水利行業面臨的大問題。”劉文鍇教授舉例,我國現有近10萬座水庫大壩,大多數是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其中93%是土石壩,正在“超期服役”和“超標服役”,若發生潰壩事故,不僅嚴重威脅群眾生命安全,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北京70%至80%的用水都來自南水北調,如果南水北調渠道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百姓生活;全國范圍內每年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災害,然而恰恰此時往往伴有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光學衛星根本“看不清”地面情況,完全發揮不了作用,雷達衛星則可以全天時、全天候掌握受災區的范圍和程度。
“巢湖一號”這顆“專門服務我國水利行業的衛星”,就是專門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巢湖一號”是InSAR衛星,與光學衛星相比,它有更特殊的能力:穿透能力特別強,可以穿透云、雨、霧、霾,全面準確快速提供水庫大壩、河湖堤岸等水利重點區域變形監測、庫區消落帶山體滑坡監測、水災害應急響應、河湖監管等相關領域遙感信息,為智慧水利建設和河湖長制安上“天眼”。
放在國家層面,“巢湖一號”也是一顆非常先進、走在最前列的“星”。它的發射成功,將為接下來的“華水一號”衛星的研制、應用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瞄準領域前沿,我省科教界的一顆顆“星”,正在為河南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征途書寫精彩。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