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新聞宣傳的“時度效”有效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摘要:只有把握好時效度,不斷增強自覺擔負起媒體宣傳思想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創新新聞宣傳形式,才能有效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和優勢,以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 李 楊
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發聲渠道更加豐富,發聲過程更加便捷,“電子輿論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斷增強。信息傳播技術的突破催生新聞媒體的又一次革命,而網絡進入的低門檻也帶來網絡信息和網絡聲音魚龍混雜,受眾被虛假信息和錯誤聲音誤導的可能性隨時存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依然嚴峻復雜。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宣傳工作的任務更加艱巨、使命更加光榮。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新聞宣傳工作,需要遵循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必須把握好“時度效”。
一、要把握好“時”
就是要注重時效,把準輿論引導的最佳時機,搶占輿論制高點。新聞的特點是“新”,生命是“真”。主流媒體要在堅持真實、準確、客觀、全面的前提下,搶先報道新聞。日常報道中,要按新聞傳播規律對社會輿論進行及時、有效引導,確保認識正確、導向正確,發揮“指南針”“方向盤”作用。重大事件發生之時、重要節點來臨之際要及時報道、有效報道,發揮“定心丸”“壓艙石”作用,以迅速發聲和及時反應搶占輿論話語權和主動權、以正確輿論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引導好公眾的“認知輿論”。獨家新聞、首發新聞,歷來是媒體爭奪的熱點。網絡、手機等移動媒體具有信息發布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一些重大突發事件,往往是這邊剛發生,過幾分鐘就出現在網絡、手機上了。相對而言,一天一個出版周期的黨報和其他傳統媒體不具備時效性的競爭優勢。然而,無論媒體形態發生怎樣的變化,受眾對信息的需求不會改變,對信息的權威性、真實性、全面和深入的要求不會改變。傳統媒體有著長期形成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有著可以充分占有資料做好深度報道和廣度報道的優勢。黨報等傳統媒體要揚長避短,突出優勢和特色,精心策劃,從容地挖掘同一新聞事件的未盡內容,在保證新聞時效性的基礎上,做好深度報道、后續報道,豐富新聞的內涵與外延。
二、要把握好“度”
就是要注重報道的分寸和程度,保證輿論引導適度而不過度。凡事皆有“度”,新聞宣傳也是如此。把握好“度”既是新聞真實性的要求,也是新聞報道平衡藝術的體現。對于什么問題在全國報道、什么問題在地方報道、什么問題只報道一次、什么問題跟蹤報道、什么問題淡化報道、什么問題強化報道等,都要掌握好分寸和火候。把握好“度”,要堅持黨性原則,站穩立場,鞏固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陣地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在新聞宣傳報道中始終把正確輿論導向放在第一位,鞏固和發展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多反映改革建設的顯著成就,多宣傳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和火熱生活,多報道群眾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做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要堅持客觀、全面、辯證地看問題,理性開展輿論監督,不做偏激不良情緒的推手。要引導廣大群眾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陰暗點影響;多看本質,不受表面現象迷惑。要注意不要把點上的問題說成是面上的問題,不要把個別問題說成是普遍問題,不要把局部問題說成是全局問題。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復雜問題時,主流媒體只有適時適度正確發聲,才能避免雜音、噪音乘虛而入,從而避免受眾思想受到干擾,社會和諧受到影響。
三、把握好“效”
就是要注重新聞宣傳的實際效果。有效的傳播才能達到引導受眾的目的。輿情和宣傳環境的變化要求宣傳思想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創新形式,不斷擴大宣傳效果。把握好“效”,要自覺踐行群眾路線。新聞只有貼近實際,才能產生共鳴,只有貼近生活,才能真實動人,只有貼近群眾,才能贏得人心。新聞宣傳要踐行“三貼近”,堅持“走轉改”,體現政治性、藝術性和貼近性。要注重選取“小民生”事例反映“大民生”主題,通過生活化、親民性的內容宣傳政策,避免防止以媒體為中心對受眾進行單向度的宣傳說教,防止過于宏觀的報道方式。要用群眾語言、群眾故事反映群眾心聲,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人民群眾關注的事,回應百姓訴求,讓新聞接地氣、冒熱氣、有生氣,更具人性化、更有人情味。要主動創新宣傳形式。在具體的新聞策劃、選題、采寫和編排工作中,既要堅持新聞真實性,多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用專家的話、用當事人的話,把我們的立場和觀點寓于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之中,通過事實本身的力量說服人、引導人,也要注重宣傳的藝術性,以高超的處理藝術引領社會輿論走向。要通過前期策劃、深度報道、后續追蹤、內容編輯和版式設計等手段,借助豐富的媒體語言表達媒體觀點,受眾在閱讀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輿論引導。
把握好新聞宣傳的“時度效”,是新形勢下做好思想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精髓和核心,需要相當的思想政治素質、大局意識、判斷能力、業務水平。時、度、效是新聞宣傳的三個基本原則,我們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牢牢把握這三個原則,既不能片面追求時效性而忽視真實性,也不能一味追求轟動效應而忽視理性傳遞事實,更不能抱有只重宣傳數量不重宣傳質量的敷衍思想。只有把握好時效度,不斷增強自覺擔負起媒體宣傳思想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創新新聞宣傳形式,才能有效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和優勢,以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作者單位:駐馬店日報社)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