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二三語
朱可萱
恍然間,我們已與疫情共存了三年之久。
記憶還停留在2019年的那個冬日。一場疫情,讓我們對青春、健康、自由和生命有了新的定義。在與疫情共存的這些日子里,每個人似乎都沉淀了下來。
猶記得,2019年末,疫情爆發,我們從最開始的茫然無措到現在的應對有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從不輕視敵人,也不夸大對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國人拉起一道道抗疫的城墻,將疫情牢牢地控制在其中。然而,敵人是狡猾的,隨著它不斷的變異,在2022年的初春,它又來勢洶洶地開始了反撲。
本該是鶯飛草長三月天,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倒春寒,讓這個春天平添了幾分入骨的寒意。
電影《流浪地球》里有這樣一句臺詞:“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經過變異的疫情卷土重來,每個國人都在思考:我們該怎樣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在歷時三年的疫情防控中,我看到: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才是對疫情最好的防護。
在每次疫情突起的時候,是我們的黨和政府靠前指揮,以民為先,精準施策;是我們的醫護人員奔赴第一線,核酸采樣、救治感染人員;是我們的基層工作者站好第一道崗,體溫檢測、信息登記;是我們的志愿者們貼心服務,采購物品、安撫人心。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在寒風中、雪夜里堅守的身影,他們用勇敢和堅毅守護著我們的城市,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和外溢。
我們為什么能在疫情下安然生活,正是因為有了這群不懼風雨、堅守職責的防疫人員,他們在我們安然生活的時候,給我們撐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將疫情隔離在外。我們別無所報,所能做到的不過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這既是對工作人員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防護。
最近,一組叫#那些被疫情偷走的時光#在微博話題榜居高不下,看完后很感慨:青春有幾年,疫情占三年。人生有幾年,疫情占三年。漫長的抗疫,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勝疫情,不僅是每個人的企盼,也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肩負的使命。每個人,在時代里都是一粒沙,但當我們腳踏大地,卻要堅守自己的職責。
身處法院,在很多人心中,仿佛疫情對我們影響很小,其實不然,我們雖然沒有在抗疫的第一線,但法院人,也用自己獨有的方式,默默堅守在抗疫的陣線上,從不退縮。
2019年,疫情席卷全國,西平法院61名黨員干警主動請戰,帶頭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他們駐守在5個貧困村、6個社區和街道,全力協助防控執勤、嚴格出入登記、宣傳疫情防控、摸排重點人員等工作的開展。
此后三年,西平法院黨員干警始終響應上級黨組織的號召,堅守崗位,到群眾需要的地方。為確保當事人合法權益,疫情期間,西平法院延伸線上庭審服務,充分利用“云法庭”、河南移動微法院等現代科技手段,對民商事案件大力推行網上開庭審判、調解;執行措施轉移到線上,一是積極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移動平臺,連線被執行人,督促履行義務;二是充分運用“總對總”、“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開展查控工作,確保辦結效率不降低。這種“不見面”工作方式,既解決了糾紛,又減少了人員聚集,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疫情之下,沒有一個人可以獨善其身。我們能做的,便是改變自己的心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擁抱明天,愿疫情退散之后,我們能夠在時間的洪流中收獲一個更豐盛的自己。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春天能夠如約而至。不僅能夠驅散人們心頭的陰霾,還有縈繞不去的疫情。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