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產業文化 專題報道

培養基層文化人才 讓群眾文化活起來——泌陽縣群眾文化工作綜述

2022-04-28 12:04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王曉晶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豫林 文/圖)群眾文化對促進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而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繁榮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基礎力量。如何培育挖掘、用好盤活基層文化人才,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塑造新時代村民,讓革命文化在鄉村薪火相傳,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哺鄉村振興。

近年來,泌陽縣以滿足轄區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高度重視群眾文化發展,以人為核心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通過對基層文化人才的培養,使群眾文化隊伍步入良性有序發展軌道,推進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向前發展,讓群眾文化更具活力,以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

泌陽1

百花齊放,多途徑培育基層業余文藝團隊

近年來,泌陽縣搶抓文化大發展機遇,促進文化資源向基層拓展,激發群眾文化創造力。

今年3月8日,一場由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為主角的展演——“喜迎二十大  巾幗展風采”三八節文藝節目展演活動,在泌陽城區雙龍公園熱鬧舉行,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不時嬴來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來自城區的“女子鼓舞隊“太極協會、”“強健水兵舞團”“柔力球隊”“倫嘉健身隊”“古城場舞隊”等近10支業余文藝團隊300余人,共同展示的一場精美絕倫的文藝表演,表達了廣大人民熱愛祖國,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的心情。

當前,泌陽縣“三團三社”文藝團隊蓬勃發展,為全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深入貫徹,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致力鄉村文化復興,泌陽縣在原有業余文藝團隊基礎上進行梳理整合,重點推進“三團三社”(曲藝團、民舞團、藝術團、文學社、攝影社、書畫社)建設,進一步豐富文藝團隊門類,實現“三團三社”各鎮(街道)全覆蓋,助力提升基層、鄉村精氣神、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盤古詩社”、“老年書畫研究會”不定時開展采風、研討、交流、評獎、編書、辦報等各類活動,推進了詩詞創作,豐富了文化生活。此外,泌陽縣積極搭建交流互鑒平臺,2021年以來,分別策劃舉辦“建黨百年 夢圓小康”、“幸福泌陽縣同譜共富曲”、“詩韻泌陽  夢圓小康”、“泌陽縣廣場舞大賽”等展演、大賽、采風、征文活動20余次,吸引以“三團三社”為核心的文藝團隊踴躍報名參與,讓基層文藝團隊登上了泌陽新劇院,全面展示群眾文化建設成果和群眾文化風采。    泌陽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泌陽縣“三團三社”的建設,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讓“文化輸血”變為“文化造血”,有力地補充了基層文化力量的不足。打通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通道”,讓群眾參與各類文化活動更加便捷,更多的群眾能夠在家門口直接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縣文聯主席劉藝表示,近年來,泌陽縣本著“普及業余文藝團隊,發展特色文藝團隊,培育品牌文藝團隊”的原則,推動縣、鄉鎮、社區(村)三級文藝團隊網絡建設,促進群眾文化繁榮發展。根據最新統計,目前泌陽縣業余文藝團隊達到156支,成員11200余人,各鄉鎮、街道均有分布。

泌陽2

健全管理,好政策讓團隊更具“活力”

業余文藝團隊是群眾文化的主體,是業余文藝愛好者通過一定的社會關系自愿結合進行文藝活動的結合體,如今已成為泌陽縣群眾文化活動的骨干力量和生力軍。

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培養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引導和扶持業余文體團隊良性發展,一方面通過健全管理做好業余文藝團隊備案并進行動態跟蹤,另一方每年也會對這些團體進行綜合評定,并進行一定的經費補助。幾年來,泌陽縣規定各業余文藝團隊必須到所屬鄉鎮(街道)、進行登記備案,文廣旅局做好團隊基本信息、團隊展演情況、團隊獲獎情況等內容的動態跟蹤與記錄。

此外,每年泌陽縣文化部門都會對業余文藝團隊開展等級團隊評選,評定標準從管理制度、隊伍規模、獲獎及參加業務培訓、公益文化活動情況等多方面,對已登記備案的業余劇團、曲藝團、歌舞團等業余文藝團隊進行綜合評定,根據考核等級每年給予最高1萬——2萬元不等的經費補助。同時,縣文化部門每年還爭取上級文化扶持資金,給每個鄉鎮文化站發放民間文化活動經費3萬。省級非遺傳承人、縣張氏飛車藝術團團長、縣雜技家協會主席張海濤說:“有了獎勵補貼政策,大家平時訓練更積極,活動開展得更有勁了。”市級非遺傳承人、夭莊小裝、曲藝藝術團負責人呂紹亭表示,“獎勵”進一步提高了團隊的參賽熱情和活動積極性,現在我們每年都要排練新節目,傳承傳統文化,開展多項表演、展示活動。

同時,為明確補助資金必須專款專用,這些獎勵資金也主要用于硬件設施更新、人員培訓、活動開支等。省級傳承人、王店大裝民間藝術負責人丁保全表示,“2020年,縣非遺中心為我們爭取省非遺保護資金6萬元,我們用于設施更新、人員培訓、宣傳展示等,獲得了較好的效益。目前,泌陽縣以較強力度的政策激勵了文藝團隊的品質化發展。

泌陽3

全民學藝,多層次培育拓展文藝團隊“影響力”

2020年9月,為搞好民間文化,推進文旅融合,泌陽縣召開全縣文化旅游會議。縣委書記張樹營、縣長魏華偉等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會上,雙廟街鄉夭莊曲藝隊等幾家民間文藝團體負責人獲得獎勵并作經驗介紹,激勵、提高了這些民間文藝團隊、專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影響力。

2020年11月,第七屆河南曲藝牡丹獎全省曲藝大賽在泌陽舉行,勝利閉幕,舉行了頒獎晚會。省市縣領導參加了活動,泌陽縣被省文聯授予“河南省曲藝之鄉”,帶動了全縣民間各門類文藝活動的蓬勃展開。

去年以來,由該縣文化、文藝部門網上、網下舉辦的“幸福生活·全民學藝”公益培訓課程受到了城鄉居民的熱烈歡迎。此次培訓包括民舞、聲樂、攝影、詩詞、書法、美術、曲藝等近10門課程,內容較以前更豐富、涵蓋面廣、專業性和趣味性兼具。面向基層,面向廣大文藝骨干和群眾,針對性地推進藝術普及和修養提升,激發群眾參與文化的熱情,在無形中厚植了基層文藝團隊發展壯大的土壤。

“兩年來,我們搞的培訓項目,參加培訓人員達到1200余人次,志愿者達到2000余人,每個鄉鎮都發現“村寶”數十人。 ”據泌陽縣文化館負責人劉寶介紹,目前泌陽文化館還免費向鄉鎮(街道)、社區和業余文藝團隊提供藝術輔導課、文藝節目輔導、文化活動策劃、排練場地及演出服裝道具借用等多種服務,通過系統性、專項性的培訓輔導,業余文藝團隊素質提升迅速,近年來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獲得佳績,近三年來,全縣有曲藝、舞蹈、雜技、詩詞等活動在國家、省、市“文藝成果獎”、“群星獎”、“小荷花獎”、曲藝“牡丹獎”等共獲得獎項61項。僅縣作家協會目前擁有市級以上作家協會會員70多人、詩詞學會學員60多人,每年開展各類文藝活動20余次,創作各類作品近千篇首。 

泌陽4

據和園景區負責人賈會廷介紹,和園是非遺傳承基地,和園曲藝團隊成立于2020年,幾年來,我們每年的周末及節假日,都要排練一些新文藝節目,并邀請全縣民間的演出能人來這里一展風采,舉辦各類活動數十次之多,從這里走出一批演藝人才。

泌陽縣曲劇團是泌陽唯一的專業性演出團體,幾年來,該團按照縣委、縣政府及宣傳、文化部門安排,每年都要開展“戲曲下鄉”、戲曲進校園、三下鄉等演出活動200余場,讓全縣人民不出家門就能看到大戲。演出的傳統古裝大戲《五堂會審》《貞節淚》《楚宮血淚》《秦香蓮后傳》《雙騎驢》《開棺斬子》《武家坡》及現代戲《紅燈記》《風雨情緣》《三子爭父》等劇目,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縣財政每場補貼標準3000元,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社會正能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有著不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泌陽縣以各重要文化活動舉辦為契機,通過各級各類文化惠民工程為其提供展示機會。縣文聯多次組織作協、美協、書協等多個協會積極開展公益活動,豐富了文化活動的內涵,推出一批新人和新作。文化部門組織開展的送戲下鄉、送培訓下鄉及非遺主題日活動,均有優秀業余文藝團隊參與演出。此外,泌陽縣還積極吸納各個等級團隊、基層文化骨干加入文化館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文化咨詢、應急救護、文明倡導、便民服務等志愿服務工作。通過多層次的交流展示和服務平臺搭建,有效的提高業余文藝團隊的活躍度和輻射力。

泌陽5

保培結合,多渠道壯大非遺發展生力軍

泌陽縣蘊藏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前有各級非遺項目222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省級3項、市級20項,縣級198項。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6人,其中,省級3人,市級23人,縣級120人。傳承人作為非遺項目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也一直是非遺活態傳承的關鍵。

為進一步加強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相融合,泌陽縣對各級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認定和命名,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支持、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傳承人及傳承團體。此外,還加強、申請對非遺傳承人的傳承工作進行補助,擴大覆蓋范圍,鼓勵和支持優秀民間藝人開展授徒傳藝等活動。盤古神話省級人王信卿、王店大裝省級傳承人丁保全、張氏飛車省級傳承人張海濤每人每年都獲得省財政補助6000元。

為進一步加強對非遺發展人才的培養,推進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泌陽縣還進一步加強傳承人各級各類培訓。采取積極措施,對傳承人進行與非遺相關的各類培訓,増強其對自己所掌握技藝的認識和理論升華,更新其傳承、發展理念和思路,并讓其了解非遺相關的法規和政策。幾年來,非遺保護部門組織20余人次參加了全市上、全省、全國的剪紙、曲劇、竹編、線結、布藝、泥塑、手工技藝等專業性的非遺培訓班。推出“名師帶徒”活動,創造良好的傳承氛圍。縣非遺中心負責人周玉林表示,泌陽縣還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其中2021年就3次組織非遺項目傳承人走進二高、職專、光亞等學校,讓更多非遺資源進入校園進入課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更多小傳承人。

泌陽6

同時,為加強對非遺傳承人作用的發揮,近年來,泌陽縣不斷創新媒介傳播、展示非遺的方法,還創辦了“文化泌陽”公眾號,視頻號,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覽、教學等活動,多次舉辦展演展示活動。創造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搭建更多展示、展演和銷售平臺,還多次組織非遺傳承人參加全國、省市非遺作品評比、銷售、宣傳、展示等活動提高非遺從業人員的知名度和經濟收入,擴大泌陽縣非遺的影響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也激發了更多年輕人參與非遺傳承的動力,培育了更多的基層非遺人才。剪紙藝人劉國榮、雪強、花鳥畫藝人王儲、泥塑藝術家馬國法、河南墜子傳承人王崇賢、趙連祥、烙畫家張孔和、張貴春等民間藝術家,都多次在省內外獲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群眾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在整個文化發展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發展群眾文化,而群眾文化人才是關鍵。泌陽縣近年來不斷加強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增強人才意識,凝聚人才力量,真正發揮了群眾文化人才的作用,推動了全縣群眾文化的建設和健康發展,以此來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泌陽7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南京市| 花莲市| 彭阳县| 河西区| 靖西县| 舟山市| 马公市| 平和县| 恩平市| 东乌| 德清县| 竹溪县| 利川市| 安仁县| 连州市| 祁阳县| 长泰县| 横峰县| 阳曲县| 股票| 保山市| 万安县| 嘉定区| 正镶白旗| 南京市|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赤城县| 镇雄县| 龙江县| 循化| 皋兰县| 铁岭市| 绥阳县| 乌拉特中旗| 西藏| 克东县| 光泽县| 淮南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