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打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摘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以家庭養老、子女盡孝為基礎,社會服務是居家養老的必要補充和提高。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冰之)“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連日來,針對老年人要求居家養老、子女精力有限、老年人空巢獨居安全性低等養老現狀,市民政局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更加便民化、精細化、專業化、品質化,努力為全市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提供有力保障,筑起老年人溫暖的社區之家。
據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市惠民工程,重點開展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網絡建設。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體現,也是貫徹落實《駐馬店市“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和康養產業發展規劃》的具體行動。
“當前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托的養老體系,是最符合國情、最順應老年人意愿的養老模式。”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市民政局在政策支撐、標準制訂、規劃布局、謀劃落地、綜合監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斷擴大我市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強化養老服務設施保障,完善養老服務網絡。
為把這項民生實事做好、做實,市民政局嚴格堅持四條工作原則。堅持城鄉統籌,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在城市社區全面鋪開的基礎上,積極向城鎮、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興辦相結合。政府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統籌規劃,加大公共投入,發揮主導作用,并通過制訂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老年服務主體,增加老年服務設施,豐富老年服務功能。堅持市場化、專業化。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不斷提升服務功能和服務檔次;大力加強服務隊伍培訓,努力實現服務體系市場化、服務人員專業化。堅持家庭服務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以家庭養老、子女盡孝為基礎,社會服務是居家養老的必要補充和提高。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持續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為社區常住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提供托養、日間照料、居家上門、“家政+養老”、智慧養老等服務,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