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夢的原因及治療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精神八科 汪成君
做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自覺有多夢的情況則可能是一種病態,與睡眠環境、睡眠及其相關性疾病、精神心理應激以及夢境內容密切相關,多夢的這種自我的感覺往往是建立在失眠的基礎上。而失眠通常是由某些生活中的事件或身體內部因素啟動,其中個體的易感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容易精神緊張,思慮過度,以及追求完美的人格特質和/或欠缺應對各種應激事件的適應能力等。
一、心理因素
特征性人格患者常具特定的人格特征,這些人格特征包括過度關注健康、幸福感或日間功能等,由此導致擔憂甚至焦慮、過度關注睡眠和熱衷于自認為可以幫助睡眠的活動。
二、負性情緒
慢性失眠障礙患者的心理類型特征是壓抑和不安情緒的內化,這些負面情緒不會產生積極影響,反而干擾正常的睡眠心理生理過程。
三、應激
失眠的應激源包括工作壓力、親人離世、離異、工作時間安排改變、失業或其他重大生活事件。
四、不當的應對失眠行為
人的一生中總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失眠,不適當的應對失眠行為,如過度關注睡眠、努力入睡、頻發看時鐘或在床上輾轉反側或看手機以及借助飲酒促進睡眠等,這些不當的應對不能入睡的行為,會使偶發短暫的失眠轉化為慢性失眠或加重失眠癥狀。
如果必要的,也可以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心理咨詢或藥物治療,以幫助提高睡眠質量。不要過度關注自己的睡眠事件,重在日間功能是否受到影響。過度關注會人為放大失眠多夢的影響,導致心理負擔加重而影響失眠的康復。
研究表明經過系統的認知行為調整,近半數的患者失眠癥狀可以獲得明顯改善,如果再輔以傳統的健身鍛煉、中藥、針灸和西藥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