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走上奶牛“餐桌”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 通訊員 劉天鵬)近日,記者在西平縣嫘祖鎮奶牛養殖企業小麥種植基地看到,聯合收割機剛完成作業,4臺大型秸稈打捆機便齊刷刷地開進收割后的麥田里,伴隨著陣陣轟鳴聲,身后留下了一包包捆好的小麥秸稈。
“小麥秸稈原來是我們的一塊‘心病’,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就得‘防著’,怕它被點燃污染環境。”嫘祖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李偉坦言。
既不能燒,又不能簡單地還田,田間地頭堆積如山的麥秸稈怎么辦?該鎮及時轉變資源利用方式,通過引進規模化生態循環產業項目,給麥秸稈找到了“婆家”。
“目前,我們已流轉1萬余畝土地,專門種小麥和玉米青貯。今年小麥顆粒歸倉后,留下的秸稈對奶牛來說是美味佳肴。”該鎮奶牛養殖企業負責人介紹,牧場現存欄奶牛9300頭,每頭牛每天消耗麥秸稈5公斤左右,今年打捆的3000噸麥秸稈可以喂3個月左右。
“麥秸稈走上了奶牛的‘餐桌’,既讓百姓的錢包鼓了,又發展了循環農業。”該鎮主要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