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有信心帶動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記者 張遙駝 見習記者 王家恒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小麥畝產1300斤左右,比去年要高出不少。”“三夏”麥收時節,上蔡縣韓寨鎮徐樓村麥田里收割機往返馳騁,種糧大戶白漢禮提起今年的收成,喜上眉梢。
一輛輛裝滿新麥的運輸車陸續開出,白漢禮今年流轉的5000多畝小麥顆粒歸倉。靠著合作社機械化耕種、集約化管理,白漢禮不僅實現致富奔小康,還為周邊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大面積種植比小塊耕作便宜,還利于機械化管理,糧食價格也有提高。”回憶起當初承包土地的大膽決定,白漢禮依然感到自豪。
2014年,經商多年的白漢禮響應上蔡縣“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號召,帶著心中的“種糧夢”返鄉創業,成立了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口氣流轉了1000多畝地,開始在希望的田野上闊步前行。
田塊不平整、排灌設施老化、小麥抗病抗倒能力不強……剛承包農田時,白漢禮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像照顧孩子一樣照看著每塊土地。
8年間,土地流轉面積從10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5000多畝;合作社成員從最初的6戶增加至26戶;耕種、防治病蟲害到收割全程實現機械化……白漢禮克服困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農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種植科技含量,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要想在有限的耕地上多產糧食,出路在科技,核心在種子。”白漢禮介紹,為實現豐產增收,合作社先后引進“豐德存麥20”“百農207”“周麥27”等優質小麥品種、“迪卡653”“德單123”等優質玉米品種,并將良種積極推廣給周邊村民,不斷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和農民穩步增收。
良種配良法,增收底氣足。為了讓更多的農民看到農業增效的前景,白漢禮多次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借智借腦”,學習先進的農田種植模式和精細化管理模式,同時邀請省、市知名專家作專題講座,為農民普及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孜孜不倦地向科技要產量、要效益。
“今年畝產比去年多近180斤,如果按每斤1.5元的收購價來算,每畝能多掙200多元,流轉土地的農民就能掙更多錢。”白漢禮欣慰地說。
更令白漢禮欣喜的是,隨著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見識、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增加,他們陸續創辦了農業和加工業企業,帶動附近村民就近就業。
據白漢禮介紹,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種植模式,帶領農戶開展辣椒、西瓜、優質彩色花生等特色種植,不僅為農戶提供化肥和設施,還“點對點”進行田間指導,農戶收入不斷提高,種植積極性大大提升。
“作為種糧大戶,多種田、種好田,實現大豐收,多為國家作貢獻,俺有信心帶動村民實現增收致富。”白漢禮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