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基地開播
播種機在北斗駕駛輔助系統的引領下實施精準播種。
工作人員在為播種機添加大豆、玉米種子。
記者 馮 帥 見習記者 焦 琳 文/圖
為順利完成今年我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12萬畝目標任務,確保糧油穩定增產,6月14日上午,我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在遂平縣常莊鎮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開播。在試驗基地,2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播種機在北斗駕駛輔助系統的引領下實施精準播種。隨著播種機緩緩行駛,玉米和大豆籽粒紛紛進入土中。
此次播種是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農科院和河南農有王農業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此次播種試驗使用的是河南農有王農業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6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播種機。據該公司總經理王江濤介紹,6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播種機配套80.8kw~132.3kw拖拉機,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播種可采用“2+8+2”“2+6+2”等模式,玉米和大豆的株距、行距隨時可調,可以在不同地形播種。
此次播種試驗選用的大豆品種為市農科院選育的駐豆19、駐豆23、駐豆16,具有結莢早、成熟早、耐密性強等特點。選用的玉米品種有航星708、航星12等,具有矮稈、耐密、早熟等特點。采用的種植模式分別為“6:4”模式(6行大豆、4行玉米)、“4:2”模式(4行大豆、2行玉米)。此次不同模式的播種試驗能夠總結比較優秀的種植經驗,探索適合我市種植的品種、技術及模式,并推廣應用,助力糧食不減產、大豆增收,真正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據市種子服務站專家介紹,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在傳統間作套種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的適合機械化生產的一田雙收種植模式,能充分發揮玉米的邊行效應和大豆的固氮養地作用,并充分利用兩種作物高矮搭配、邊行優勢的互補效應,以發揮玉米邊行優勢,降低大豆邊際劣勢,具有一田雙收、穩糧增豆、一種多效、用養結合、一機多用、低碳高效等優勢,在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力爭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的目標,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