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經濟 風景正好
摘要:承包數千畝土地并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的生產經營,引進和種植一批批成長周期短、維護成本低、市場銷路好的觀賞樹、經濟林、紅薯秧、高油酸花生等品種,購買大量三黃雞后在樹下進行集中養殖,定期清理王大塘大壩周邊地區的坑塘河流淤泥后再用這些淤泥對樹木施以土肥,組織垂釣活動,探索...
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劉國清 滕敬豪
夏日炎炎,木葉瑟瑟。在正陽縣熊寨鎮王大塘村松山種養植(殖)專業合作社的一片片觀賞樹林里,澆灌數次的紅薯秧長勢喜人,忙著修剪樹木的王大塘村公益崗人員黝黑的臉笑得像一朵盛開的牡丹。
“前段時間駱書記特意從外地找車拉來了幾車多產的紅薯秧,還聘請脫貧戶、公益崗前來務工,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積極開展林下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全村群眾就業,拓寬產業振興的‘富農路’。”帶隊勞動的王大塘村老黨員劉國恩笑著說。
合作社成立伊始,村黨支部書記駱松山覺得當下正火的林下經濟可以好好試試。在開會研究后,向熊寨鎮政府匯報相關工作,與縣農業農村局、林業局等部門進行業務對接,申請項目;邀請縣農業農村局專家來現場考察指導工作,組隊到外地參觀學習種養殖經驗,并多次召開座談會、現場會、培訓會,培養出一批敢闖肯干、扎根鄉土的人才隊伍。
數年來,在縣農業農村局、鎮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王大塘村“兩委”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科學謀劃林下產業布局,探索多種形式的林下產業發展模式。承包數千畝土地并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的生產經營,引進和種植一批批成長周期短、維護成本低、市場銷路好的觀賞樹、經濟林、紅薯秧、高油酸花生等品種,購買大量三黃雞后在樹下進行集中養殖,定期清理王大塘大壩周邊地區的坑塘河流淤泥后再用這些淤泥對樹木施以土肥,組織垂釣活動,探索“部門指導+企業合作+支部引領+農家餐飲+鄉村旅游+林下采摘+線上銷售”的發展模式,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幫助更多群眾發家致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