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清王鐸草書軸”赴鄭州參展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張芳 文/圖)7月8日,由河南博物院主辦,聯合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無錫博物院、濟南市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鄭州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安陽博物館、新鄉市博物館、駐馬店市博物館和沁陽市博物館等省內外十九家博物館,共同協辦的“風檣陣馬,筆力扛鼎——王鐸書法藝術展”在河南博物院正式開展。駐馬店市博物館一級文物“清王鐸草書軸”亮相本次特展。
展覽精心遴選了20家文博單位的近80件(套)展品,涵蓋了王鐸的早、中、晚三個時期代表性的書法作品和傳世拓本,以及交友同道的部分作品。駐馬店市博物館館藏“清王鐸草書軸”,是清順治六年王鐸臨《賢兄帖》的草書作品,書軸縱169.6厘米,橫51.6厘米。王鐸是明末清初優秀的書法家,一生有眾多臨古帖,《賢兄帖》是虞世南的行書作品,王鐸臨作與原作相比,虞書為小字,尺寸亦不大,王鐸所臨則改為大字條幅。這幅臨作字法的左傾和右傾大幅擺動,正文的舒朗與落款處的密不透風所形成的正與欹、疏與密的對比;字間聯系的奇異連接、線條間的頻繁連帶,再加上漲墨的應用都構成了王鐸章法布白里明快、多變、大氣的總體特點。
博物館的力量,源于文化的力量,來自時光的積淀。駐馬店市博物館館藏“清王鐸草書軸”首次離開“家鄉”,是該館精品文物走出去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館際交流,宣傳天中悠久歷史文化具有積極意義。今后,駐馬店市博物館將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深入研究博物館藏品及背后的故事、創新展示傳統文化元素,讓“藏在深閨”的文物走出博物館,走出駐馬店,主動來到社會公眾身邊,“讓文物活起來”,讓駐馬店博物館更有力量,讓天中歷史文化更具活力。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