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戰“疫”|抗擊疫情 文化志愿者在行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栗儀 文/圖)“我報名!”“我可以協助居民核酸檢測”近日,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嚴峻,在此次防疫的工作中,駐馬店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們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報名參加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化身成為志愿防疫員,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抗疫的決心與擔當。一抹抹“志愿紅”燦若驕陽,成為戰疫一線最美的風景。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文化志愿者們的涓涓細流從四面八方匯聚成磅礴力量,用行動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7月10日以來,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新時代模特隊的隊員張霞、王蓉同志積極參加社區疫情防控活動。張霞同志看到所在的張樓社區疫情防控任務嚴重,工作人員較少,忙不過來,她心急如焚,主動請纓,積極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任務;而橡林街道辦事處王樓社區的王蓉,孫子出生才11個月,需要她照顧,可她得知社區因疫情需要志愿者后,把小孫子妥善安置好后,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她倆每天冒著酷暑,早出晚歸,聽從社區統一安排,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有時在小區門口值班,有時幫助醫護人員做核酸整理隊型、維持秩序、掃碼等,雖然工作繁重,但她們從不叫苦叫累,她們這種任勞任怨、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7月13日—14日,市文化館文化志愿團隊——朝霞紅色文化團隊主動來到桑王莊社區幫忙完成核酸檢測工作、為小區進行消殺、運送物資等工作。他們表示作為志愿者,他們會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他們或維持秩序、或宣傳動員、或幫助老人兒童,用8個小時不停歇的服務詮釋志愿服務的精神內涵,彰顯志愿者的責任與擔當。
7月14日—15日,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馬玉潔和張林杰同志不懼酷暑,分別在各自社區督促居民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幫助群眾登記信息……宣傳最新防疫知識,勸導群眾不扎堆,不串門,不聚眾。“天不亮我就到現場了。”作為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馬玉潔早早來到點位,和同事一起搬桌子、擺凳子、張貼一米線標志,擺放測溫槍、消毒液等。6點多,便有居民陸續前來檢測,馬玉潔又開始給居民測溫、掃碼,提醒大家保持一米距離,耐心幫助大家注冊采樣碼,一刻不停。
7月14日—16日,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天中放歌藝術團中的陳春鏵等響應社區的號召,配合所在華苑小區和消防大隊家屬院社區人員參加防疫。組織人員排隊,掃碼,幫助醫護人員撕採核酸的棉棒。
7月15日—16日,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靈之悅藝術團的李英平與林北方,她們在欣悅園小區穿著志愿者紅馬甲,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行程碼、登記信息。抗疫一線,文化志愿服務從未缺席,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眾志成城,用行動踐行初心,繪就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戰“疫”圖景。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們積極投身其中,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跑腿員”、“宣傳員”。他們分散在不同街道,不同小區,他們平凡、勇敢的行為,匯聚成一束束溫暖明亮的光芒,默默守護著這個城市。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