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些游泳館的水那么臟?記者調查公共游泳池水質問題
摘要:它是泳池水中消毒的“活性物質”,是監測游泳池是否消毒到位的重要指標。早在2007年,我國出臺的《游泳場所衛生規范》就明確要求,人工游泳場所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并注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檢測結果應每月上報衛生監督部門。
剛游完泳回家,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北京市民張琛的脖子上便起了一塊塊紅疹,他懷疑是游泳池內消毒劑過多刺激皮膚所致。今年初以來,這種情況在他游完泳后多次出現。“有時是水質不好,有時是消毒劑超量,這些都容易引發皮膚過敏。”張琛說。
和張琛有著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數。記者近日隨機采訪了北京、天津、浙江等地20多名游泳愛好者,有60%的人認為游泳池衛生狀況不佳,建議監管部門加強衛生檢查,并對不文明、不安全行為進行處罰。
公共游泳池水質不合格等問題近年來屢被曝光,如入池前不沖淋,在泳池小便、吐痰、搓澡等。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兒童在游泳池感染腺病毒,再次將游泳池的衛生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本該清澈透明的游泳池,卻成了藏污納垢之地,不僅降低了公眾游泳體驗的舒適度,還給公共衛生安全埋下隱患。人們該如何選擇一家安全衛生的游泳館?長期以來游泳池水質不達標的難題又該如何破解?
一汪池水問題頗多 尿素超標最為普遍
整片水域呈現清透的淡藍色,池底和標線清晰可見,泳池里有10余人正在游泳,兩名安全員在池邊巡視。這是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游泳館時看到的場景。
泳池水的衛生情況究竟怎么樣?剛上岸的市民劉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自己的看法:“水只是看起來比較清澈。游泳時,大家的口水、身上的污垢都會流入池子,僅憑肉眼無法判斷水質如何,有多少細菌和雜質根本看不見。”
張琛對此深有體會。他通常一周游泳兩三次,經??吹接腥诉M入泳池前不沖淋,有的人在泳道游了一半停下歇息時隨口吐唾沫,甚至有人在泳池內小便。
一次游泳時,張琛身邊的一名小男孩疾呼自己要小便,沒來得及出泳池,就在里面解決了。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朝陽區、東城區多家公共游泳池,在現場看到確實有不少游泳者存在不文明行為,比如有人繞過浸腳池,穿著拖鞋直接進入場館,有人在泳池里吐痰……對于這些不文明行為,一些泳池的管理員發現后會立即上前阻止,但也有管理員熟視無睹。
在朝陽區另一家游泳館,記者注意到,入口處設置醒目標志:凡患有肝炎、皮膚病、重癥沙眼、腸道傳染病、急性結膜炎、中耳炎、精神病者或酒后人士均不可進入使用泳池。然而,在記者入水前,并沒有相關人員進行檢視。
據北京衛健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歷年對游泳場館水質衛生安全的專項檢查來看,一些游泳場所出現的主要衛生問題有以下幾種:一是游泳場所水質濁度、尿素等指標不符合衛生要求;二是水中余氯濃度過高或過低;三是水中檢出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等微生物的指標不符合相關衛生要求。
記者梳理了今年暑假公布游泳館各項檢測具體數值的廣東深圳、廣東東莞、江蘇蘇州、浙江杭州4個地方,發現尿素和游離性余氯是游泳池最常出問題的兩項指標。“尿素是游泳場所關乎水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主要反映出游泳場所水質的衛生狀況。”該負責人說,泳池中的尿素主要來源于3個方面,即人體的汗液、排泄物以及化妝品。
“尿素中含有氨的成分,能與水中的含氯消毒劑產生反應,形成氯胺類的物質,對游泳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此外,尿素指標超標也會導致藻類生長增速,且容易消耗水中二氧化碳,使本來比較清澈的水變得相對渾濁。”該負責人說,為了控制尿素指標,游泳場所需要定期補充新水。
泳池消毒水味道重 余氯不達標不安全
除尿素指標不符標準外,在多地公布的游泳場所水質抽檢結果中,游離性余氯含量不達標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游離性余氯是指游泳場所的池水經過加氯消毒后,接觸一段時間,在水中余留的有效氯。它是泳池水中消毒的“活性物質”,是監測游泳池是否消毒到位的重要指標。
“余氯保持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可以保證水質的消毒效果。含量過低可能導致消毒效果不佳,不能殺滅水中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細菌;含量過高則可能對人體的皮膚、黏膜產生刺激作用,甚至會導致氣道產生過敏性的癥狀。余氯還會與水中的一些物質發生反應,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深圳衛健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暑期,四川、湖南、云南、安徽等多地傳出有兒童在公共泳池或游泳館游泳后,感染腺病毒的消息。
河南省疾控中心環境衛生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腺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一般發生在人群密集區,像醫院、托幼機構、公共泳池。腺病毒對溫度較為敏感,56℃就會失活。游泳池內溫度低,腺病毒會停留一段時間,通過各種渠道的接觸導致感染。記者注意到,為了加強消毒效果,一些泳池大量投入含氯消毒劑,導致游離性余氯含量超標。
采訪中,多位游泳愛好者向記者吐槽稱,泳池的消毒水味道太重。“游泳時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皮膚也會感覺不適。”張琛說。記者向業內人士核實得知,這種刺鼻的味道很可能來自三氯化氮。這類化合物之所以形成,是因為池水中的尿素水平超標后與水中的含氯消毒劑發生了反應,會刺激游泳者的眼睛和鼻子。
“目前國家要求游泳場所定期對水質進行自測。低了要補充,高了要稀釋,從而將余氯控制在有效范圍內。”這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成本偏高影響換水 水質安全標準難控
想從根源上保持泳池的水質優良,通常的做法是換水。
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游泳培訓基地時,對方稱其使用外溢循環,全天24小時一直在換水,每天會有三分之一的池體水量流走作更換。另一家游泳館的工作人員稱,其所在泳池使用溢水循環,每兩個小時循環一遍,每周日晚換四分之一的水,基本上3天至1周可實現一次水更新。
然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實中一些游泳館全部換水的概率較低,主要原因在于高額的換水成本。
記者了解到,一個25×16×2米的半標準泳池,如果蓄滿水,成本至少需要數千元。此外,泳池必備的凈水循環系統、加熱系統、消毒劑、殺藻劑、PH調節劑等都是不小的開支。
李翔在北京多家游泳館工作過,他現在所在的半標準泳池,每天撒藥、凈化系統要花費三四百元,此外還要對泳池水質進行酸堿度測試,使其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如果要全換水,從換水、蓄水、加熱到撒藥、凈化等整個流程下來,要三四天時間,而且換水當天泳池一般不能使用,這些都是成本。”他說。
李翔還發現,一些游泳館一兩個月不進行全換水的現象很常見。尤其到了暑期,一些游泳館開設了游泳班,更不愿意因為而影響教學進度。“有的游泳館為了招生,會宣稱自己一周換一次水,但基本都是放掉一部分水再加一部分新水。”在他看來,游泳場所經營者是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所以加強對游泳場所水質檢測十分重要。
按照我國相關規定,游泳場所水質檢測有三種方式:由經營者自主定期定時對游泳場所的水質和相關的衛生條件進行檢測和管理;游泳場館的經營者每年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水質和相關的衛生指標進行一次實驗室的檢測,檢測報告要貼在游泳場館的公示欄;國家衛健委每年會下達相關抽檢任務,各個省、市、地相關衛生監督機構對轄區內游泳場所的水質和相關衛生指標進行監督抽檢,之后依據相關規定和要求,向社會公示監督檢查和處理結果。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游泳館通常只會在相關部門要求下,將泳池水樣提供給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之后提供質檢報告。記者以泳池管理者的身份,向北京一家水質檢驗第三方機構了解情況。對方介紹,從寄樣、到樣、安排實驗,一般需要一周時間。
這種送檢的方式其實很容易作弊。李翔向記者舉例,比如接一瓶水樣,倒掉半瓶,再加半瓶清水,再加藥,一些檢測成了走過場。
“游泳池水的安全其實很難把控。游泳者的密度和衛生習慣,藥物投放、循環過濾等都會因現實情況發生變化,再加上商家要考慮成本,這些因素都給游泳池管理增加了不少難度。”李翔無奈地說。
完善制度加強監 管換水期限不超七天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又該如何甄別泳池水質是否達標?
作為一名常年游泳的資深人士,張琛支出兩大“絕招”:用眼睛看,如果水質優秀,用白瓷磚鋪設的泳池池水將呈現明亮的淺藍色,用淺藍色瓷磚鋪設的泳池池水則會呈現深藍色;如果池水發白,且略帶渾濁,不能清澈見底,則可能是細菌超標。用鼻子聞,如果貼近水面能聞到淡淡的氯氣味道,水質是合格的;如果味道過濃甚至嗆人,則可能是消毒劑超標,會對呼吸道及皮膚造成傷害。
不過,多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僅靠消費者“眼看”“鼻聞”判斷,是治標之策,更需國家層面的制度持續發力,由各地職能部門實施常態化監管。
早在2007年,我國出臺的《游泳場所衛生規范》就明確要求,人工游泳場所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并注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檢測結果應每月上報衛生監督部門。同時還規定,游泳池水應保持游離余氯濃度為0.3毫克/升至0.5毫克/升,浸腳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應保持5毫克/升至10毫克/升,并應每4小時更換一次。
“從近年國家職能部門抽查以及各地監督檢查結果來看,國家政策法規并未得到真正落實。一方面,個別制度條款形同虛設,比如相關規范要求游泳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癥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字樣,但現實中,多數公共泳池要么不設置標志,即使設置標志,也全憑消費者自覺。”財經評論員吳睿鶇說,與此同時,監管疲軟乏力,監管部門公布公共泳池水質超標后,商家往往不會受到其難以承受的處罰。
在吳睿鶇看來,制度設計方面也應該更加完善。“目前已有的規范都沒有對換水期限作出明確要求,這種循環利用方式固然能起到節約用水、減少商家負擔的作用,但從公眾生命健康的角度來考量,國家層面有必要在節約用水的前提下,規定一個明晰且易操作的換水期限,譬如公共泳池換水期限不應超過7天。”他說。
“公共泳池水質安全,更離不開公眾的積極配合,尤其是一些疾病患者,應嚴格遵守禁令提示,自覺地不到游泳池里‘湊熱鬧’。對于違反國家政策法規者,公眾也要積極向當地衛健部門舉報,從而凝聚合力保障公共泳池水質安全、可靠。”吳睿鶇說。
(文中張琛、李翔為化名)
(據新華網)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