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丨延安蘋果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2022-10-31 11:01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 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延安的果園里 富士、嘎啦、瑞雪、秦脆等各類蘋果品種“百果爭鮮” 囊括早、中、晚熟品種和紅、黃、綠多個色系 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產線等不斷發展 品質提升、價值鏈延伸 滿足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   2022年10月27日,位于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

10月26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

走進果園和蘋果洗選車間考察

指出陜北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延安是全國集中連片規模最大

氣候條件最好的蘋果優勢產區之一

目前栽植面積331萬畝

年產400萬噸

產量和面積占陜西省的三分之一

全國的九分之一

這是2022年10月26日拍攝的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蘋果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蘋果在延安“安家”的歷史

始于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

1940年,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院引入蘋果苗木

到延安光華農場試栽

1947年,洛川縣阿寺村農民李新安騎著毛驢

從河南靈寶運回200株蘋果苗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蘋果逐漸發展成為延安農業的第一特色優勢產業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搬運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小小蘋果

是延安老百姓的致富果

蘋果產業輻射帶動當地農民80多萬人

蘋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

在延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采摘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延安的果園里

富士、嘎啦、瑞雪、秦脆等各類蘋果品種“百果爭鮮”

囊括早、中、晚熟品種和紅、黃、綠多個色系

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產線等不斷發展

品質提升、價值鏈延伸

滿足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

2022年10月27日,位于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的蘋果洗選車間展示的各類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技術能手、蘋果“網紅”、創業青年

蘋果產業催生了一批善學習、觀念活的“新農人”

 

認養模式、電商銷售、網絡直播

多元化的營銷方式

讓延安蘋果銷路不愁

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2022年10月10日,洛川縣一家果品企業的工作人員在倉庫進行線上直播。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圣地延安的靚麗名片

延安蘋果 大有前途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翁源县| 霸州市| 玉田县| 高阳县| 沙坪坝区| 芜湖县| 尼勒克县| 东辽县| 连州市| 渭南市| 左权县| 河间市| 福清市| 资源县| 临潭县| 大关县| 昌都县| 新丰县| 织金县| 内乡县| 宜春市| 建宁县| 静乐县| 耿马| 泰安市| 四子王旗| 乡宁县| 宝丰县| 静乐县| 永兴县| 临夏县| 新昌县| 西充县| 深州市| 丹阳市| 永春县| 政和县| 莱芜市| 宁德市|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