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 溪
高 沛
棠溪作為地名,在全國不下十多處,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都有,雖名字完全相同,但各有各的厚重的人文歷史和旖旎風光。
西平棠溪,又名棠溪澗、棠溪河,位于西平縣西部伏牛山余脈中,源出蜘蛛山北坡公地溝,經李元溝、酒店、冶爐城等一路穿山越嶺、左沖右突,向北至梁莊折而東注入小洪河,為淮河的三級支流。因夾岸多棠梨樹,花開時節潔白如玉,滿眼銀華映碧水,拂面春風綠青山,故名。泛說西平棠溪,是指棠溪河流域。西與平頂山舞鋼石漫灘景區毗鄰,南與遂平嵖岈山景區相接,北部、東部為山區向平原的過渡帶,包括出山鎮全部、嫘祖鎮南部、蘆廟鄉西部,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棠溪集美麗壯觀的自然風光與厚重深沉的歷史文化于一體,被譽為中原氧巴,是一部耐人尋味的“方志”。2006年12月20日,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棠溪源國家級森林公園,主景區38平方公里,簡稱棠溪源。
棠溪源植被豐厚,森林覆蓋率達96%,林木類別繁多,計有170多種。其中,雙子葉被子植物有桑、槐、榆、柳、桃、李、杏、棗等150多種,單子葉被子植物有竹、棕櫚等5種,裸子植物有銀杏、松、柏等10多種。棠溪源內核桃、油桐、棠梨、刺槐、紫荊、松、竹等常常是連片生長,獨占一道嶺或一面坡,構成波瀾壯闊又各具特色的林海。叢山密林中生長著野生動物鹿、獾、野豬、狐貍、蟒蛇、山雞、翠鳥、蒼鷹等100多種。陽春,繁花似錦、蜂飛蝶舞;盛夏,林木蒼翠、飛瀑流泉;金秋,果滿枝頭、霜葉如染;隆冬,漫山皆白、寒梅獨秀。更令人叫絕的是“春谷鳴蟬”,草綠花紅、百鳥爭鳴的春天,蟬蛹尚眠土中,可棠溪峽蟬鳴谷中的春蟬已迎著春天的余寒飛上枝頭,幾乎是千樹萬樹、樹樹可見。
棠溪的水甘甜清冽,四時不涸,清泉石上流之佳境隨處皆是,離此不遠的千層瀑、九連池、水簾洞、蝴蝶泉等各具特色、美不勝收。千萬條涓涓細流匯成棠溪河、吉斗河、青銅河,滋潤著山林田土,匯聚成龍泉、竹園、康山、任三樓、同心寨、老家溝、黃灣、棠溪等水庫和湖泊,像顆顆明珠鑲嵌在群山中。特別是坐落在跑馬嶺、譚山腳下的棠溪湖,東西狹長、港汊迂回,湖映青山、島棲水鳥,輕舟擊水、魚躍碧波,環湖是馳名中外的戰國冶鐵鑄劍基地。
億萬年的風霜,多少回滄海桑田造就了棠溪源大小不一、千姿百態的奇石,奇石上的許多文字,經專家鑒定為中原先民祭祀、生產等留下的神秘符號。西平為柏皇氏后裔徙居地,周封柏國,出山鎮焦子崗村前老龍灣里有柏皇陵,再往東數十公里就是柏國故城,這些待解的符號據傳都與柏皇氏族息息相關。
《史記》載:公元前505年,“夫概敗奔楚,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為棠溪氏”。《元和郡縣志》西平條下有“縣西界有棠溪村”的記載。《廣輿記》曰:“汝水、棠溪均屬西平。”民國《西平縣志》說:“西平……水以棠溪為著,洪河為大。”著名史學家范文瀾曾兩次到西平棠溪考察,在《中國通史》中寫道:“河南西平有冶爐城,有棠溪村,都是韓國著名鑄劍處。西平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別堅利。”民國《西平縣志》:“棠溪澗在西平縣西七十里,南連遂平縣界,北去郾城縣界三十里。”清初《水經注圖·潕水篇》標識的古西陵、古柏國、西陵亭、棠溪城等,于今西平縣圖所示十分吻合。綜上可知,至少在春秋時期,棠溪已聞名于世。
西平春秋屬楚,戰國歸韓。酒店戰國冶鐵遺址為古代中國四大冶鐵中心之一。遺址上尚存一座青山碧水環抱的戰國治鐵爐,飽經世事滄桑而幸存,被冶金專家柯俊譽為冶鐵史上的世界之最,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記》載:“韓卒之劍戟……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論衡》則稱:“鑄多非一工,世稱楚棠溪。”《水經注》載:“西陵平夷,故曰西平。縣出名金,古有鐵官。”這些論斷,足以說明當時西平棠溪冶鐵鑄劍在質量上是技壓群雄的,在數量上也是無人可攀比的。
站在蜘蛛山巔環視四方,這里曾是伏羲之一代柏皇故地。有植桑養蠶、繅絲制衣教化文明的蠶神嫘祖故里;有楚長城西平段、柏國故城、棠溪城、冶爐城、棠溪村;有龍泉河畔王堂村孔子廟。民國《西平縣志》載:“相傳孔子由葉之楚取道于此,聞孺子歌滄浪焉。”出過法家人物韓非、漢諍臣郅惲、曹魏廉臣和洽、智平倭寇的明王誥、近代魔鬼派詩人于賡虞……這里還有大革命年代留下的中共西平縣委舊址,抗戰時期新四軍黃霖部曾在這里設防,劉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指揮抗戰。
西平古為西陵,周封柏國,春秋屬楚,戰國歸韓。柏國、強楚、鄭韓曾先后統治過棠溪這方土地,在這里征戰、殺伐、經營。無論是征伐釀成的災難,抑或是治理帶來的繁榮,都在這里留下了蠶桑文化、柏國文化、吳楚文化、鄭韓文化的深深烙印。也正是這些不同文化的疊加、碰撞、融合,才使棠溪文化豐厚多樣而又絢麗奧妙。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