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揭開三星堆“考古喜劇人”的日常
摘要: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經之路,他們有沉浸、投入、奔赴,我們真實的記錄這個考古人所經歷的階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門檻事實,乏味與枯燥的真實,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輕考古人為自己的喜好而選擇的真實。
作者:張楠
最近,B站全自制紀錄片《不止考古·我與三星堆》帶來考古綜藝的全新出圈方式。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為背景,講述考古人關于文物的發掘、修復、保護和研究工作等維度的故事,展現考古人不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與工作日常,并帶領觀眾跟隨考古人視角領略一個真實的三星堆考古現場。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劇人扎堆,刷新了觀眾對于考古人的認知。
熟悉的不正經旁白,以及略正經的科普與彈幕
片子開頭就展示了在三星堆遺址考古大棚內K8祭祀坑,一件青銅大口尊的提取過程:沉浸在19平方米的方坑里,考古工作者趴在坑底緊鑼密鼓地開展發掘工作……
一位考古人員邊工作邊吐槽說,“這完全是練腰腹力量,我已經腰疼得快斷了。”穿著防護服,背上已經被汗濕透。90后考古女孩何曉歌帶傷上陣自創圓規式起立動作,并表示自己的傷不算什么,自己的老師甚至軟骨都被磨沒了。
旁白畫風也保持了B站自制一貫的略不正經風格,比如說:“大口尊,這件中原常見的青銅酒器,或許在巴蜀之地痛飲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脆弱的口沿,深深地倒嵌入土里,扶它出來,實在是有點費力。”
略貼心的是,紀錄片的進度條就是一把小鏟子,讓人想起考古人經常使用的考古工具洛陽鏟。伴隨文物出土,還有“懂了可能有用的考古小知識”。
此外,科技與傳統之力共同促進文物修復、新奇有趣的實驗考古以及世界級的文物保存難題等內容。這些揭開了考古人們工作中神秘的面紗,是平時難得一見的珍貴資料。紀錄片的五集內容幾乎包含了考古工作的全流程,足以讓考古及歷史愛好者們大飽眼福。
沉浸式考古的年輕人與“掃地僧”,更“不止考古”
該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協助,導演之一范承祥表示,初次跟這些三星堆幕后的考古人接觸的時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每一個人的眼里都透露著跟三星堆那個年代生活了好久的感覺。更為奇妙的是,你會莫名感覺他們跟三星堆最為標志的青銅人頭像和大面具都有幾分神似,或許這輩子能在三星堆工作的人,上輩子可能都來自三星堆吧。”他也說,混跡于高端作業流程中,誠惶誠恐地化身考古迷弟,不露痕跡地丟出“小白”問題,在和每一位考古現場的發掘者交流,要時刻警惕被他們“踢出對話局”。
在這個古老職業里嗅到了年輕人的氣息,但如何精準鎖定目標人物,又體現自身的專業門檻,并不容易。“我也在思索,我們記錄的就僅僅是專業和權威嗎?一次次反問自己,我們記錄的出發點又是什么呢?如此反復摩擦。”
范承祥說,不能奢望他們如同一個歷練經年的考古學家那樣旁征博引、觸類旁通。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經之路,他們有沉浸、投入、奔赴,我們真實的記錄這個考古人所經歷的階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門檻事實,乏味與枯燥的真實,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輕考古人為自己的喜好而選擇的真實。
當然除了年輕人,也有“掃地僧”式的老人家,比如三星村里土生土長的修陶人曾大爺和博物館的修復大師郭漢中。兩位都是土生土長的三星村人,相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人生旅途,都與三星堆結下了一輩子的緣分。當問到如何讓老爺子打開話匣子?范承祥笑呵呵地回復說:“我相信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拿一段考古經歷下酒,最能讓人進入狀態,只不過兩位的這杯三星堆釀造的酒,喝法要不盡相同罷了。”
考古工作如此緩慢,每一個層位提取步驟周而復始,這是何其磨練人的意志,片子由此展現了考古人的初心與熱愛。“我從文保中心的謝振斌以及他帶領的團隊身上感觸頗深,這個入坑27年的老文保人,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時刻泡在文物保護的思索里,世界性的保護難題,一個接著一個。跟歷史較勁,不輕易跟自己和解,倔強得稀松平常,堅持得不動聲色,是這群考古人身上慣有的習性與品質。”導演表示,“其實考古和我們拍攝紀錄片一樣,一顆等待的平常心和時刻保持新鮮的好奇感必須交相呼應。這部紀錄片‘不止考古’,更有塵土之下,內心的仰望!”
從文化綜藝到考古紀錄片,接下來還有不少節目可期。比如待播的《何以中國》,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及最新發現,以縱向時間為線索、以中國考古人為師、以百年中國考古的豐碩成果為依托,追溯中國的根基與發源,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展過程。燦爛的古文明為視聽產品提供了源遠流長的素材,正如總導演干超所說,考古絕不止于開文物的“盲盒”,而是要“透物見人”,見到文物背后的人與社會及其演進歷程。(張楠)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