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家庭醫生”來敲門
吳燏函
近日,《后疫情時代家庭醫生趨勢洞察報告》白皮書發布,報告指出:自新冠疫情發生后,開通和接受線上家庭醫生服務的用戶呈現“井噴”狀態,“互聯網+”醫療成為市民去醫院就醫的“下位替代”,并逐步成為市民的“剛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是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點痛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
更好發揮家庭醫生的作用,應在制度化、規范化上進一步發力,完善家庭病床和上門護理服務規范。比如,進一步明確家庭醫生上門醫療服務的對象、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協議和操作規范;建立家庭病床質量控制評估機制,對家庭病床服務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定期評估。同時,要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統籌區域醫療資源,增加居家醫療服務供給。
另外,線上家庭醫生服務依托于互聯網誕生,目前公立醫療機構(包括社區醫院)對該服務涉足較少,即使有相對應服務,僅僅是依托微信等社交APP進行,線上服務更多是健康咨詢和輕問診為主,即使有線下上門,其提供的服務也相對有限。
未來,線上家庭醫生要積極從“健康守門人”的角色進一步演變為“健康方案制訂者”的角色,尤其要在患者專屬性、龐大數據量和技術手段等輔助下,為患者提供精準化的健康方案制訂,同時為患者無縫協調和對接更高級的醫療資源,從而節省大量時間、金錢等成本。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