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使農村的生活奔向現代化,越走越有奔頭
摘要: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穩基礎,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糧食安全之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底線和前提。
習近平: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好,使農村的生活奔向現代化,越走越有奔頭。
這段話出自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講話。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強調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經歷了極不平凡的十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農村環境持續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大臺階。2022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多;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全國新增完成1.6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一系列成績的取得,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堅實支撐。在新征程上,我們要著眼三農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為建設農業強國的首要任務,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我們要繼續秉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發展戰略,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穩基礎,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糧食安全之路。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底線和前提。要保證脫貧人口不返貧,關鍵在于培育和增強脫貧地區農業內生發展動力。一方面,要重點關注脫貧地區的扶志扶智,以脫貧縣為核心,全力推進縣域產業的發展實力和帶動輻射效應,讓脫貧地區能夠可持續穩定發展。另一方面,要借助外力,依靠東西協作等政策支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幫助脫貧人口穩定增收。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鄉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農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風土人情,都有獨具特色的發展優勢。要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讓田間地頭的“土特產”走向市場,要在產業融合上下功夫,探索鄉村生態、農業、文化、旅游、數字等產業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促進農業增效、村民增收、農村增活力。
本期特約專家:馮丹萌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