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十大戰略”進行時丨綠色低碳轉型:引領生態強省建設
摘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是解決我省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開展綠色低碳行動示范創建活動,完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積極倡導綠色交通文化和理念,建立綠色出行獎勵制度,大力發展綠色消費。
□于善甫
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實施以來,我省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近期,隨著《河南省2023—2024年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實施方案》《河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河南省制造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文件相繼發布實施,我省以綠色低碳轉型為引領推動生態強省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我省已累計創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6個,基本形成了點面結合、廣泛分布的創建格局。
綠色低碳轉型明顯加快。2022年全省規上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增長9.4%,充電樁產量增長34.4倍,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1.8%,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分別增長16.2%、51.7%、42.8%。
綠色低碳產業能級提升。近年來我省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氫能與儲能、節能環保裝備等領域發展成效明顯,比亞迪鄭州基地、宇通新能源商用車基地、寧德時代洛陽基地、新鄉氫能產業園等項目相繼落地。
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我省在綠色低碳領域建設了300余家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僅2022年7月,就集中發布了45項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有力支撐了全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全方位推進生態強省建設
雖然我省綠色低碳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存在產業和能耗結構偏重、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對綠色發展支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突出問題,生態建設任重道遠。
堅持“雙碳”引領綠色發展。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低碳融合發展,是全面推進生態強省和現代化進程的應有之義。一是聚焦高質量發展謀劃“雙碳”工作。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系統設計,統籌安排。二是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統籌能源低碳發展和安全保供,加快發展新能源,穩定油氣消費增長,科學控制煤炭消費,加快構建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三是統籌城鄉綠色發展。全面轉變城鄉建設模式,提升綠色建筑品質,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四是推動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加快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交通運輸工具能效水平,推進基礎設施低碳建設改造,引導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出行方式。
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是解決我省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一是不斷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低碳高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流通、消費體系建設。二是持續優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市場激勵機制。組織省內電力企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修訂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方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三是不斷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法規政策體系。強化法規政策支撐和執法監督,加強行政執法機關與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的工作銜接配合,做好綠色收費價格機制、財稅扶持、綠色金融等工作。
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一是發展綠色生產。大力發展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二是創新綠色技術。圍繞節能降碳、清潔能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培育建設一批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綠色技術創新示范基地,不斷強化企業綠色創新主體地位。三是倡導綠色生活。開展綠色低碳行動示范創建活動,完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積極倡導綠色交通文化和理念,建立綠色出行獎勵制度,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四是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提升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控制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標準化規模種植養殖和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綠色保障水平。持續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供應格局。一是加快非化石能源發展。推進太陽能高效利用,有序推動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地熱能,提升生物質能利用水平。二是促進化石能源綠色轉型。加快火電結構優化升級,充分挖掘油氣生產潛力,推動煤炭綠色高效發展。三是確保電力保障長治久安。推動電力系統適應高比例新能源并網運行,提升電網運行調度水平,持續提升需求側管理能力,推動電力靈活調節能力建設。四是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科學研判河南省電力系統保供、調峰需求,精準測算全省新型儲能整體規模,不斷優化電力配置方案。
(作者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