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祁興磊: 加快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確保肉牛種源自主可控
摘要: “肉牛品種對肉牛產業經濟的貢獻率超過40%,是肉牛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祁興磊表示,將全面領會全國兩會精神,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做好夏南牛科研創新與推廣,推動夏南牛無角新品種培育進程,不斷推動牛肉產量逐年增加、肉牛產業發展壯大。
記者 張遙駝
“現場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干貨’滿滿,字字句句振奮人心。”近日,記者連線全國人大代表、泌陽縣畜牧技術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祁興磊時,這位“新代表”依然難抑激動心情,暢談聆聽政府工作報告的體會和參會感想。
“黨的二十大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指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逐步實現種業自主可控。讓農業科研人員,尤其是從事品種培育人員感到責任重大,也充滿希望。”祁興磊說,“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內心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我始終關注‘三農’、科技領域,尤其是肉牛品種培育和肉牛產業發展,提交了《關于做好我國自主培育肉牛品種推廣利用的建議》。”
1986年以來,祁興磊以法國夏洛萊牛作父本、南陽牛作母本雜交,又將含夏洛萊牛血統50%的雜交牛進行正、反回交培育。2007年,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用牛新品夏南牛在泌陽縣誕生,填補了中國肉牛品種空白。
“包括夏南牛在內,我國目前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種有5個,但在推廣利用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祁興磊告訴記者,參加全國兩會前,通過深入調查和咨詢,了解到我國肉牛品種存在缺乏核心育種場、種公牛數量少、育成后沒有持續擴群繁育等問題,“每個肉牛品種,都是科研人員和社會各界共同奮斗的成果,凝聚了幾代人幾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是中國肉牛科技的原創,應該加強推廣應用。”
“肉牛品種對肉牛產業經濟的貢獻率超過40%,是肉牛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祁興磊說,通過對夏南牛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不僅帶動當地肉牛產業發展,還讓越來越多的農戶進入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牛鏈條”。
如今,泌陽縣打造了一條集科研開發、種源供應、規模養殖、商貿物流于一體的全鏈條牛產業,當地從事肉牛養殖的超過10萬人,夏南牛產業全口徑收入達15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致富牛”。
“以種業振興賦能鄉村產業振興,進一步夯實農業強國根基,是每個農業科研人員的使命。”祁興磊表示,將全面領會全國兩會精神,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做好夏南牛科研創新與推廣,推動夏南牛無角新品種培育進程,不斷推動牛肉產量逐年增加、肉牛產業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