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丨這所大學甲骨文專業“不太冷”
“今年是我們實驗室文物學專業(甲骨文信息處理方向)首次招收研究生,計劃招5名,沒想到報考的就有近30人……”3月24日,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生招生負責人焦清局告訴記者,該專業方向要求考生同時具備考古學、甲骨文基礎知識以及人工智能等計算機信息處理方面的知識背景。
“目前進入復試的人數已超過招生計劃,而且都是外地本科院校的學生。在安陽師范學院,與甲骨文的相關專業一點都不‘冷’!”焦清局說。
近日,外省某高校甲骨文方向的畢業研究生發視頻“吐槽”自己的專業冷門,視頻意外走紅,相關話題還上了熱搜。但是這幾年,有著“冷門絕學”之稱的甲骨文研究在安陽師范學院不僅“不太冷”,還逐漸“熱”起來。
作為甲骨文發源地安陽的高校,安陽師范學院擁有國內唯一的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甲骨文信息處理創新團隊,建有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甲骨文活化利用中心和漢字文化體驗館等專業平臺,是全國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單位和學術中心。
近年來,該校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文理交叉為特色,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甲骨文研究,已凝練形成“甲骨文大數據平臺、甲骨文識別與字形分析、甲骨文語言計算、甲骨文與殷墟科技考古”四個研究方向。他們自主研發的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是目前國際上容量最大、信息最全、業內影響最大的甲骨文數據庫。
智能化手段加持不僅讓甲骨文“活”起來,還讓這個冷門學科代有傳承。
早在1985年,該校就與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合辦殷商文化研究班,邀請當時國內甲骨學研究著名專家胡厚宣等專家學者來校任教,培養了一批骨干力量,目前已形成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甲骨學與中華文明傳承研究、甲骨文信息處理研究三支團隊。
同時,該校積極打造老中青結合、具有一流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研究隊伍。團隊以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宋鎮豪為學科首席,團隊人員既精通計算機科學又掌握甲骨學,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自成體系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研究方法,是一個跨學科、復合型、高水平的甲骨學研究與應用團隊。
學校還構建了跨學科培養、協同育人新模式。通過培養研究生,優勢學術資源協同合作,專家交流講學,聘請專家來校任教、訪學、召開學術會議、開設專業特色課程等,培養具備甲骨學、考古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知識和甲骨文信息處理專門知識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
“現在光我們團隊的研究人員就有40余名,每年還會在學校舉辦的甲骨文活化利用大賽中挑選幾十名優秀的本科生加盟。未來我們需要的研究人才更為全面,包括光電學、材料化學等專業,全信息數據采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古老的甲骨文結合,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甲骨文研究隊伍。”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高峰說。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